原标题:震区存滑坡隐患裂缝宽可容指
地震遇难人数增至617人
云南鲁甸抗震救灾指挥部8日上午举行发布会,称截至8日15时,地震造成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会泽县鄢家村周边出现山体滑坡隐患。
当天下午,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也举行了发布会,称救援将从平坝向山区延伸,从整村整点向分散的单门独户拓展,从村庄学校居民地向生产点、道路口、塌方区深入。
少数群众暂时未领到帐篷
据云南昭通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截至8日15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云南省民政厅厅长段丽
元介绍,目前重灾区龙头山镇11个村组实现救灾物资发放全覆盖,受灾群众初步实现有饭吃、有水喝、有临时安全住所。
他同时表示,一些边远村社的少数受灾群众暂时还没有领到帐篷,存在几户十几个人住一顶帐篷的情况。
72小时虽过搜救仍在继续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8日下午也举行了新闻发布会,称虽然72小时搜救期已过,但搜救的任务仍然很重,救灾部队将拓展范围、延伸渠道,从平坝向山区延伸,从整村整点向分散的单门独户拓展,从村庄学校居民地向生产点、道路口、塌方区深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的努力。
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过去后,废墟下大都是遇难者,国家救援队为满足罹难者亲属的要求,继续帮助寻找遇难者。截至8日13时已找到、挖掘出11名遇难者遗体。龙头山镇龙泉村一名妇女请求救援队官兵解救她废墟下10岁的儿子。救援队官兵用生命探测仪和搜索犬反复探索毫无生命迹象,但仍然坚持奋战13个小时,在废墟下找到了孩子的遗体,并挖出了孩子生前使用的“小兔闹钟”,时间永远固定在4时31分--8月3日孩子遇难的时刻。
地震灾区出现山体滑坡隐患
会泽县纸厂乡鄢家村,地震导致该村40多栋房屋垮塌,800栋房屋开裂。地震发生后,村子周边已经出现小规模滑坡和崩塌。
会泽县国土局副局长王金洪说,鄢家村共有946户3150人,处在一个近3公里长、1公里左右宽的不稳定斜坡上。5日下午,村委会报告发现裂缝。6日下午检测时,裂缝加宽到能够容下一个成年人的手指。裂缝变宽,表明山体地质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山体崩塌的可能性加大。记者将手伸入裂缝测量,发现最宽处能容下2根手指。
□关注堰塞湖
堤坝上传爆破声蘑菇云腾起
8日上午9时51分,牛栏江红石岩段堰塞湖堤坝上传来爆破声,一个小型蘑菇云状的尘灰腾空而起。
在堰塞湖里负责排险现场视频传输的两名武警官兵说,这是对堰塞湖排险以来,实施的第一次爆破。因堰塞体巨大,无法通过机械开挖,只能对大孤石采取爆破后再开挖。之后堰塞体上还传来了几次爆破声,抢险人员说是在处理巨石。
另据负责堰塞体清理具体施工的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总队长范天印说,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排险施工现阶段存在三大难点:一是堰塞湖周边区域环境内不安全因素较多,悬崖上的不稳定岩体无法全面排除,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对施工形成较大影响;二是向堰塞体上转运大型机械存在困难,堰塞体的位置距离最近的通交通的临时渡口还有2-3公里的水路,目前转运机械的路径只有通过用载重近80吨的舟桥从河岸转运至堰塞体边以及一条仍在抢修的悬崖上的机耕道;三是施工的物资和安全保障困难,山间道路运输能力低,机械和物资调运效率都会受影响。
“与汶川地震中唐家山堰塞湖不同,这次堰塞体的构成多是大石块,清理过程中还必须辅助以爆破作业,增加了工作量,也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风险。”范天印说。
现场指挥此次堰塞湖排险工作的武警水电部队指挥部总工程师马青春说,危险程度的评估是动态的。就目前堰塞体的情况来讲,发生溃堤的可能性不大。
□动态
因灾停运电力线路全部恢复
国家能源局8日通报,截至8月7日23时,云南电网因灾停运的电力线路已全部恢复;地震造成的停电用户除被淹及房屋倒塌等不具恢复意义的外,已基本全部恢复供电。昭通地区最高用电负荷已恢复至震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