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88岁农妇被压50小时获救全程回顾(图)(1)

2014-08-06 07:36:5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一名官兵欲将麻绳递给熊正芬系上,并将她抱出废墟。

    鲁甸地震搜救进入第二天。8月5日晨7点30分,成都军区某部120名官兵分三个梯队,站在龙头山镇山间公路上。

    山势陡峭,近乎垂直,路横在山腰,山脚湍急的涧水泛着泥黄色的水花。

    成都军区某部4日凌晨6点多从曲靖出发。救灾第一天,他们在震中龙头山镇搜救,但未能救出幸存者,“沮丧和难过”萦绕着全体官兵。5日的搜救总方针是,搜救一切可能存在灾情的村庄。

    成都军区某部的目的地是震后仍处于失联状态的山村萝卜地社。

    “这次是我们自己主动请缨。”一名战士说。

    □新京报记者 张永生 云南昭通报道

    7点30分

    挺进萝卜地社

    龙头山镇与萝卜地社直线距离并不远,却隔着几个山头。绕行的山间公路蜿蜒20多公里,平时步行要走4个多小时。震后路面塌方,行进困难。

    一名老乡自愿做部队的向导,他说,有条近道可通向萝卜地社。沿着一条土路下到谷底,经过一千多米石板路,再爬上高山,就是萝卜地社。平时走得快,只需一个多小时。

    部队的官兵们救人心切,一致决定走近路。他们扛着数十斤重的抗震救灾设备,挺进萝卜地社。

    新京报记者看到,近乎垂直的下山路是一条只能容一人的狭窄土路,官兵们用脚踩出台阶,步步为营。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入深渊。

    近千米下山路,几乎没人说话,每个人都小心翼翼。汗水不断滴落,吧嗒作响,一名战士的眼镜上起了雾。

    半个多小时后,部队安全抵达谷底,但那条石板路的路况让所有人傻了眼。

    谷底已是巨石和泥石流的世界,一千多米的路,能看见的路面已不足一半。

    大汗淋漓的官兵终于抵达了泥石路的末端,攀登另一座高山的陡峭羊肠小径已在眼前。

    8月3日地震当晚,暴雨倾盆,一面山坡几乎全部滑了下来。山坡土层剥离后,山体石头崩塌,直径一米乃至更大的石头一块摞一块,遍布整个山坡。

    虽然暂时没有落石和塌方,但部队指挥官张玉虎知道,一旦一颗石头滑落,整面山坡的石头可能会随之垮塌,令人粉身碎骨。

    为避免全军覆没,二十多米的山坡,官兵们一个个通过,“踩在石头上腿肚子软。生怕震垮这堆石头。”一名战士说。

    一人爬坡,其他人注目。一名战士脚下滑了一下,引来大家惊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