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领航新征程】在深山邂逅“绿富美”

【领航新征程】在深山邂逅“绿富美”
2017-12-03 08:13:18 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在深山邂逅“绿富美”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的乡村振兴路径

光明日报记者陆健严红枫

穿过下姜隧道,宽阔笔直的淳杨线公路一路与绿道相伴。如果不是有刻着“下姜村”3个字的巨石雕塑在一旁提醒,我们会误以为走进了景区。宽阔的溪水沿着长长的埠头潺潺而流,清澈的溪面上,成群的鸭子欢快地嬉戏,白墙黑瓦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俨如一幅美丽的“山居图”……这里就是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选择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五到下姜村,他将其称为自己“了解省委决策在基层效果的窗口”。

蹲点下姜、走访农家,记者内心的激动一直未曾消去。在10余年的发展中,这个偏僻小村,从山坞变身产业基地,由贫困村华丽转身为“绿富美”乡村,生动谱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篇章,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树起了现实标杆。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表示:“下姜村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生动实践的有力例证。”

俯瞰下姜村。方茂才摄/光明图片

俯瞰下姜村。方茂才摄/光明图片

治理环境,重现绿水青山

站在下姜村后山的一处名为“宁静轩”的观景台上举目远眺,村落全景一览无余。云雾缭绕间,山水相依,清澈见底的凤林港蜿蜒穿村而过。一栋栋崭新的三层楼房依山而建,清一色白墙黛瓦的徽派风格,还有农家小院里的花木扶疏,与村景融为一体。

以前的下姜啥模样?“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不嫁下姜郎。”这首乡间童谣描述的就是下姜村的过往。

过去,下姜村因贫穷而远近闻名。为了生存,村民们把目光对准了山上的树木和竹子。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穷困的村民开始“伐薪烧炭”,山上光木炭窑就有40多座,每天有三四万斤柴火被砍去,村里的山林资源迅速减少。2001年之前,村里有150多个露天厕所,再加上家家户户散养生猪,整个村臭气弥漫、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

下姜村也曾尝试“改水、改路、改臭”,无奈污染源没地方处理,村庄环境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善。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指导下,村民家中开始陆续修建起沼气池,同时配套改造厨房、卫生间、猪圈。

游客在下姜村采摘葡萄。光明图片

游客在下姜村采摘葡萄。光明图片

在村民姜祖海家,记者见到了下姜村第一个沼气池。“最多时,全村有65户人家使用沼气,每年节省用电9000度,节省液化气6000公斤。”当了20余年村会计,姜祖海既算“经济账”又算“生态账”:农民使用沼气做燃料,每年能节省300元,以每个沼气池年产沼气365立方米计算,一个农用沼气池一年可减伐林地3.5亩,减排污水146吨……推广使用沼气之后,下姜村的山林资源彻底得到了保护。

“发展沼气,这为下姜村凭借绿水青山谋发展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据老支书姜银祥介绍,目前全村的农户都安装上了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再也没有人砍伐山林。

近年来,下姜村先后编制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村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景观规划》等6大规划和35项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设计方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村民精心爱护的绿水青山,成为下姜村展示自我的“金名片”。

游客在下姜村体验当地民俗。光明图片

游客在下姜村体验当地民俗。光明图片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