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哈尔滨粉尘爆炸幸存者:昆山受害者比我们还惨(3)

2014-08-13 09:38:12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27年前哈尔滨粉尘爆炸幸存者:昆山受害者比我们还惨

安抚楼里的人在院子里打麻将。麻将是他们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

    从哈尔滨到昆山

    安抚楼离赵亚丽住的医院只有十几米远。关于这两栋楼,还有个说法是“鬼楼”。

    8月的哈尔滨,一场大雨过后,楼里的人陆陆续续地走出来。院子里,一张支着红色太阳伞的铁皮桌,成为他们聚集的中心。

    如今已没有明显的悲伤显露在人们脸上,只有疤痕依旧清晰可见。“哗啦哗啦”搓洗麻将的声音响起来,代表生活还在日复一日地进行。

    四双留着网格状疤痕的手,熟稔地抓牌、搓摸着牌面、听和胡、亮牌。麻将桌上,有人提起在手机上看到的大新闻--昆山大爆炸。

    “他们那边很热吧,这可比我们还要惨。现在这天气,我就受不住。”

    “你说,我们那会儿是春天,干燥得很。他们是夏天,应该很潮湿,怎么还会引起粉尘爆炸呢?”

    他们一边搓着麻将,一边聊着别人的事情,似乎显得自己还是幸运的。有人说,如果不是遇到当年那场倒霉的爆炸,“一切都还是挺好的”。

    这群牌友,也是昔日的工友,当年通过“顶班”或者招工进亚麻厂。对那辈哈尔滨城市年轻人来说,进亚麻厂上班,算得上一件体面的事情。

    那时,亚麻厂是“哈尔滨人的骄傲”。它始建于1950年,是中苏合作的产物。斯大林派出第一流的专家要“为中国设计建设第一流的工厂”。这座占地68万平方米的国营亚麻厂成为仅次于苏联工厂的世界第二大亚麻厂,在亚洲首屈一指,被视为中国纺织工业的明珠。

    那时,工人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工厂的主人翁。车间里的梳麻机、细纱机和纺织机高速地运转着,永不停歇。工人们四班三倒,白天黑夜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辛勤劳动。一个女工在3台机器间穿梭,双手在机车前灵活地翻动。有人打比方说,“她们一天在车间走动的距离相当于哈尔滨到沈阳那么远”。

    亚麻厂工人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厚的价值,为共和国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们的工厂从1952年投产以来,创汇总额达14.5亿美元,为国家上缴利税3亿元。这颗纺织明珠对哈尔滨地方经济更是举足轻重,上缴的利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出口创汇占30%还多。

    当哈尔滨亚麻厂的机器运转到1987年的时候,赶上了一个开始改革和开放的年代。工人制造的亚麻服装在全世界走俏。有人这样描述,“所有前来订货的内商和外商无不满脸堆笑”。

    那是他们人生中最有光亮的时刻。如今,当这群身体残缺、疤痕累累的烧伤工人回首当年,一种淡淡的骄傲神情浮现在他们变形的脸上。

    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开始感到陌生。过去辉煌的亚麻厂日渐衰落,亚麻市场份额从东北转移到东南一带。而衰败的不仅是亚麻厂,也不单是哈尔滨的纺织工业以及轻工业。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是建国后最早诞生工业和产业工人的地方。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危机,国企改制遇到困境,工人大量下岗。

    而地图上的另一端--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和开放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市场经济十分活跃,民营、中外合资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生长出来。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或者逃离县城,去南方打工。他们像原子一样涌入市场的大潮中,成为工业园区里的工人。

    安抚楼里不少伤员,是因为刚刚发生的这场爆炸才知道南方有一个叫昆山的地方。这是江苏东南部一个县级市,在上世纪80年代时还是一个农业县,工业寥寥。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昆山敞开大门,吸引来一大批外资企业进驻,聚集起纺织、食品、轻工、化工、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此,昆山不再是过去那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小县,而是中国一个标志性的工业城镇。飞速增长的经济总量,让它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之首 。

    工业化的伴生品便是一个新型的移民城市。这个本地只有74万人口的县级市,暂住着120多万外地人。这里吸纳着大量试图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的务工者。他们来自中国各地,有南方的小镇,也有北方的农村。

    有一个昆山的外来工人,在黑龙江《农村报》上发表了《在昆山的打工体会》。他说,从齐齐哈尔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达昆山,在一个老乡那儿落脚,第二天就出去找工作。4年里,他做过油漆工、建筑工、打磨工、洗车工,还被街头的招工广告骗过。

    尽管打工不容易,但这个黑龙江工人极为确信的是:“我们是在靠劳动、汗水和智慧走出困境,我们要昂头挺胸踏踏实实向前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