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肺尘病被辞躲过昆山爆炸 成"最幸运的不幸者"(2)

2014-08-13 08:49:01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刘世平今年43岁,在老家,他管宋长兴叫大哥。

    从宋长兴家出门,沿着翻浆的泥土路东拐西拐,用不上10分钟,就能走到刘世平的家--那是一个外观上看去颇为气派的小院儿,有白色瓷砖罩面的院墙,和黑色的大铁门。

    但现在,这间小院的大门紧锁着。村里人都知道:刘世平出事了,刘家的人几乎都去了昆山,只留下耳朵有点儿背的老母亲。

    遭遇到爆炸冲击的不仅仅是刘世平一家,随便一个村民都能说出点儿信息:“二强不是也还在中荣打工吗?”“是,还有那个当科长的外来女婿,听说他这次伤得挺严重……”“还有德娃,好像受了轻伤……”

    在宋小庄村,从2000年开始,村里的劳动力就踏着村里唯一的一条水泥路,陆续走了出去,到中荣做工。

    村里人外出打工,习惯以老乡带老乡的方式,“乡里乡亲一起,互相还能有个照应”。

    每次送别这一茬一茬青壮年的,是长在路两旁田地里的生姜、土豆和玉米。它们曾是这些劳动力辛勤工作的动力,但种地获得的收入,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村民的生活。

    “一斤大葱,收购的价格只有1分钱,一斤土豆,也才只有2毛2,”一个村民说,今年又遇上干旱,每天要拉着长长的管子,引水泵里的水浇地,“井都打干了,种出来的菜都是赔钱”。

    2003年,原本在河北做蔬菜批发的宋长兴一家,也在亲戚的介绍下,沿着这条路走了出去。

    他们算是村里最早一批来昆山打工的。当宋长兴一家四口在昆山工厂旁,一间几平方米只能摆下床的村屋居住了两年多的时候,刘世平和同乡另外几个人,成为了村里来中荣打工的”后继者“。

    很多村民因为受不了这家工厂高强度的劳动,几年后选择了离开。

    这些人并没有走远,中荣所在的昆山市开发区,有着大大小小上百家工厂,青壮年找个活儿干很容易。

    爆炸那天,最先发现刘世平出事的,是他的弟弟刘世安。早上7点多,在距离中荣工厂两公里外的一个家具厂,刘世安听到了“嘭”的一声巨响,“窗框都被震得哗哗响,跟地震一样。”

    这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一边心里寻思着:肯定是哪家工厂爆炸了,一边像往常一样,走进车间上工。

    一个小时之后, 他飞也似地冲了出来--有工友告诉他,爆炸的工厂是中荣。

    他疯狂地拨打着哥哥的手机,电话里传来的却是一阵忙音。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里升起,但他仍抱着一线希望,骑着电动车快速向中荣驶去。

    城里人根本无法想象,失去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意味着什么

    在中荣打了9年工,宋长兴太熟悉这个厂子了。他喘着粗气,躺在床上看着黑漆漆的泥巴屋顶说,他都可以想见,爆炸发生时,刘世平所经历的那种绝望。

    那间2000平方米,拥有29条生产线的抛光轮毂加工车间,分为上下两层。刘世平和宋长兴的工作,都是压研磨。就是把研磨机垫上砂纸,将轮圈表面打磨光亮。这个环节处在流水线的中下游,离车间的出口,并不算太远。

    宋长兴感觉,刘世平的遭遇仿佛就是他自己的遭遇。

    如果不是因为尘肺病,现在躺在老家床榻上的他,或许也和刘世平一样,面目全非,被化妆师费力地画出脸型,躺在太平间。

    说起这些的时候,宋长兴手背上还输着液,床头的柜子上,乱糟糟地放满了各种药。

    据说,刘世平被送到医院的时候,神智依然是清醒的,能够清楚地告诉医生,自己的姓名是哪几个字。很快,大家就查到了他的家乡:河南南阳宋小庄村。

    住院6天后,他死于肺部感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