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香港回归20年 > 正文

光明日报:归来二十载仍是少年

2017-06-30 15:22:35  光明网-《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归来二十载仍是少年——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

光明日报记者邓凯

那场启幕于20年前6月30日午夜的简短仪式,一直被历史反复回味——

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15秒,英国米字旗在英国国歌声中徐徐降落,护旗手将旗帜摘下,叠起,像历史书合上最后一页;23时59分58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指挥抬起双臂,挥动指挥棒,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香港,结束了156年5个月零4天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那一夜,香港大雨。一场酝酿了156年5个月零4天的大雨——

时间上溯到公元1842年8月29日,烈日炎炎。一队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在自己的土地上,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此前的1841年1月26日,英军即已登陆并占领香港岛。此后的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再此后的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被租给英国99年。南海明珠,怆然北望。诚如金庸先生在《香港赋》中所言:“城下成盟,割我香港,百余年来,国人痛心。”

那一夜,大雨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后,英国查尔斯王子携刚刚去职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披着夜幕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驶离香港,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起锚处,正是156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的登陆点。

那一夜,大雨以追昔抚今的方式,开启了“东方之珠”的历史新页。

“城上已吹新岁角,窗前犹点旧年灯。”在香港回归之前的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封面以“香港之死”为题,预言回归之后香港繁荣难再。耸人听闻的标题党,见怪不怪的有色镜,一时间领衔为西方部分舆论“唱衰”香港的急先锋。维多利亚港的波涛毫不理会,卷着雄辩的浪花,径自奔流。

二十年弹指一挥。站在太平山上,看“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盛况,溢彩流光,美轮美奂,“香港之死”的谬论,懒得一驳。

恰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指出,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很少见的。“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

1234...全文 10 下一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