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改革开放40周年 > 正文

[听,习总书记论改革开放]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8-04-18 13:53:4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非凡的政治智慧,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听,习总书记论改革开放》,带您重温总书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记者刘会民)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然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经济在历经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环境和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紧……如何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中国需思考,世界在关注。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常态”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在当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又对“新常态”作出了系统阐述。

习近平: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2014年11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对症下药,在2015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该“干什么”的问题,正式拉开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大幕。

在2016年年初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强调:

习近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016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做强实体经济

针对这些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脱实向虚”苗头,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个大国,必须要做强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他指出,振兴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2018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说:

习近平: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2018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发(盛佳鹏摄)

关键词:改革开放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