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6月9日讯(记者刘洪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6月9日,记者从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北京市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工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政策,坚持疏控并举,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累计停产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制造业企业1624家,累计调整疏解392家商品交易市场,部分学校医院疏解稳步推进,标志性工作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在按照计划持续推进等。
舍中更有得。千龙网记者注意到,疏解非首都功能及相关产业等为北京带来了来之不易的转变。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带动下,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7%左右,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市常住人口连续三年保持增量、增速“双下降”态势,2016年为2172.9万人,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等,北京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从“集聚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
“三升三降”反映瘦身健体成效
为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北京市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
“全市禁限行业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重由32%提高至达到55%,城六区禁限比例统一提高至79%。”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樊健介绍,城六区严禁新建有制造环节的工业项目,实现了禁限项目“零准入”。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北京市累计关停退出1341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的关停退出1200家企业的任务。2017年,北京计划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72家,完成全年任务的74.4%。
此外,区域性批发市场的疏解步伐在加快,全市已累计调整疏解392家商品交易市场,1-4月疏解39家;部分学校、医院的疏解也在稳步推进,天坛医院新院今年底将竣工进入试运行,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建设进展顺利。
“舍”固然不易,但舍是为了得,疏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主动瘦身就是积极健体。一组“三升三降”的数据或许能反映出其中的辩证关系:从严调控的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数分别下降72.75%、26.42%、18.36%,未列入禁限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则同比分别增长12.77%、26.76%、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