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复旦大学投毒案 > 正文

复旦投毒案嫌犯受访异常冷静 淡定诉说作案过程(1)

2014-02-19 07:36:33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条

    央视《新闻1+1》2014年2月18日播出《一次投毒,两家悲剧,都该三思!》,以下是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面对一审死刑,受害者黄洋的父亲说儿子可以瞑目了。

    黄洋父亲:

    准备下午到黄洋的坟上烧一炷香,告诉他一下。

    解说:

    而施害者林森浩的父亲表示心里很乱,需要静一静。

    记者:

    你们上不上诉?

    林森浩父亲:

    坚决上诉。

    解说:

    两个家境并不宽裕的普通家庭,两个复旦大学医科的高材生,同处一室,竟然酿此悲剧。

    林森浩:

    可能互相之间会有一点儿看不惯,比如说他可能觉得我这个人没什么生活情调,我可能觉得他有点儿自以为是。

    解说: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两个父亲在问,整个社会都在问。

    记者:

    你没有向他们说明黄洋发病的原因是吗?

    林森浩:

    没有告诉。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复旦投毒案,谁的悲剧?!。

    评论员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发生在去年,并且一直广泛让大家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今天上午在上海一审宣判,我们来看背后大屏幕上的两张照片,这是一审宣判之后两位老人在哭,一个是投毒者林森浩他的父亲在哭,一个是受害者黄洋的母亲在哭。没错,两位老人一定会哭,因为一个是已经失去儿子的母亲,一个是有可能即将失去儿子的父亲。透过这样一个母亲和一个父亲的这种眼泪,让人们能够感觉法庭上的一审当然会有宣判,但是没有赢家,这是两个非常值得同情的家庭,因为拉扯孩子不容易,又送到了名牌大学,离三十而立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但是一切都戛然而止,不只是生命,还有家庭的这种命运的有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呢?

    解说:

    今天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一场注定没有赢家的审判。从2013年4月1日林森浩向室友黄洋的饮水机里投下剧毒化学品,到4月16日黄洋抢救无效死亡,再到11月27日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持续了11个月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今天终于有了结果。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解说:

    当法锤重重落下,当听到死刑这两个字时,我们无法从林森浩这个28岁的年轻人,这个曾以极优成绩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的高材生脸上,窥探出他内心的情绪。

    本台记者徐平: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林森浩的表情非常淡定,而且让人感觉甚至是有些漠然。他没有太多的表情,即便是他听到一审宣判,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也没有过多的反应,而是很快的被法警带出了法庭,这个过程当中他也始终都没有回过头来向旁听席看一眼。

    解说:

    旁听席上坐着黄洋的父母,林森浩的父亲,还有黄洋和林森浩昔日的同学。相对于林森浩的淡定和漠然,他们的情绪都很激动。

    徐平:

    法官宣判结束之后,法槌落下那一刻,黄爸爸和黄妈妈失声痛苦,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妈妈哭得还是很厉害。从座位席上一直瘫到了地上,黄爸爸转身去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然后整个身子都趴在了座位上,也非常难受的在痛苦。林森浩被法警带出法庭的那一刻,他的父亲在旁听席上站起来非常清晰地喊出了几个字,不服判决要上诉。

    解说:

1234...下页尾页6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