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8全国两会 > 正文

王小川:用数字家庭医生解决普惠医疗“最后一公里”

2018-03-11 15:32:1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第一,它给你提供一些信息资源。我的病严重不严重?是否需要去医院?患者可以对自己的病情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老百姓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可以通过搜索引擎,通过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

今天的医疗本质上、最核心的内容是服务和诊断,这毫无疑问需要在医院进行。但是如果在医疗前端,比如通过搜索引擎,发布一个新功能,与海外医疗合作,能够给老百姓提供权威信息,也会很有助益。

第二,要跟医院进行很好地联动。如果确实发现患者问题严重,可以告诉他去哪个医院、哪个科室进行诊断。我们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小病去小医院。如果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会很希望去全科大医院。这时候数字家庭医生,能够用信息化的能力,通过AI初步进行用户信息传递和分诊的工作。目前,已经有互联网公司有这样的产品经验。我认为,这应该成为我们国家医疗体系的一部分。在我的建议里,提到的一个方案是“医联体”,也就是在大医院和小医院的协作模式中,要把数字医生加进去,形成大医院、小医院和数字家庭医生的“医联体”,让医疗服务和医疗知识有机会直接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一个大的构想,也与国家提倡的“互联网+”一致。

主持人:您觉得这些构想在实施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王小川:我们在前些年意识到,互联网和医疗是高度相关的,并去尝试提供更专业、权威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积极去与医疗体系做沟通,努力做好这个系统,但目前这件事情还没有受到重视,极少人认识到互联网能解决中国公民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家庭医生的资源不足,在目前医疗体系下,如果没有互联网的积极配合,我想可能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对大众的医疗健康服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