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没褪色反而愈加闪光 新女排精神:让体育回归体育(2)

2016-08-22 06:50:04  成都商报(成都)    参与评论()人

曾几何时,大松博文式的“魔鬼训练”为中国女排带来了辉煌,但也给运动员带来了无法磨灭的损伤,老女排队长曹慧英被练得髌骨断裂,带伤出战又折断三根手指,郎平在30岁的年龄,就被医生做出了“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而在此后的很多年岁月里,中国女排的教练员们都依然采用着“三从一大”,上世纪80年代的训练方式。或许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当年这样能够成功,现在依然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过去从国家队到地方队,男女排队员都特别喜欢蹲杠铃,因为这样的训练对于大肌肉群尤其是大腿肌肉的训练好像非常见效,但却忽视了训练方式的合理性,很多队员因此早早的腰部和膝关节受伤。

2013年郎平执教国家队,立即引入了美国康复师和医生,组建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这样做是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的一次颠覆性改变,几乎禁绝了高强度负重深蹲练习,随后还要求医生和康复师对每一个队员的身体情况做细致的医学测试,然后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指标制定相关的训练计划,在郎平回归前,魏秋月基本处于伤重想要退役的边缘,但在国家队里,康复师为她专门设计了肌肉锻炼计划,并伴有护理,如今魏秋月能以28岁“高龄”,在奥运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管理上,曾在国外执教多年的郎平讲求人性化,在她的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她都会给予人性化的关注。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这支中国女排有了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都商报记者 何鹏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