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奥运赛场:打破人种神话 击破种族的傲慢与偏见

2016-08-22 03:50:01  长江日报(武汉)    参与评论()人

里约奥运走向尾声,历届奥运是身体的盛宴和告别。

每届奥运都有最优秀的运动员退役,从此告别奥运竞技场。博尔特、菲尔普斯、林丹等等,里约可能是他们最后一届奥运会。这些运动员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明星,他们拿冠军仿佛探囊取物,创造奥运或世界纪录,将人类身体和意志的力量拉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他们一般都过了30岁,年龄是退役的主要原因。年龄增大,速度、耐力、爆发力以及对高强度训练的承受力随之下降,而且更容易受伤——一句话,身体能力在下降。在有些项目比如体操,“退役”年龄可能来得更早,小小年纪就过了竞技黄金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普通人人生渐入佳境的年纪,对于运动员来说,绝大多数已经到了运动生涯的末期,甚至早已消失在竞技场。身体既是竞技体育的资本,也是更高更快更强的限度。这揭示了奥运竞技的一个“真相”:它不仅是身体的较量,而且是身体峰值的较量。现代社会的青春崇拜在奥运赛场得到体现。

峰值身体是优秀而美好的,因此,身体崇拜或者说身体追星,成为奥运赛场的一道风景,也是竞技体育娱乐化的因素之一。体育明星与歌星、演员不同,他们并没有唱片、影视、演唱会可供曝光,他们依靠竞技成绩获得社会注意力,而身体则是消费的对象。

刘翔、林丹、孙杨、宁泽涛等,都成为身体崇拜、消费、狂欢的对象。他们都是男性明星运动员,这显示了身体崇拜的社会道德性一面。他们被崇拜者追捧、舔屏,称为“小鲜肉”,对男性运动员的这类崇拜话语,可以公开传播和流通。相反,对女性运动员的身体崇拜,则要克制、隐秘和小心翼翼得多。

身体往往包含着社会观念。一百多年前,在中国积贫积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强势国族对弱势国族的贬抑,是从身体的污名化开始,所谓“东亚病夫”。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是身体动作,翻身、自强、崛起,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史,正伴随着身体的正名、澄清与舒展。现在,运动员从国家和民族自我证明的宏大叙事,逐渐走向了社会日常生活,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健美,形塑身体、锻炼身体的理想型。那些明星运动员的身体,因而出现在广告中,成为消费符号,充当“衣架”或模特,刺激人们购买商品。

在奥运赛场,身体还在打破一些人种神话,击破种族的傲慢与偏见。比如男子短跑,一度认为黄种人不适合这一项目,刘翔的奥运佳绩打破了这种偏见;在本届奥运会上,4×100米男子接力,中国队获得第四,创造历史最佳成绩,日本队则获得亚军。这或许表明,体育世界里的某些有关种族、人种的“科学”论断,观念上,都有一个“中心主义”在起作用。

奥运作为身体的盛宴,人类社会的各种观念,将持续地投射在其中,从中可以考察到性别、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变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