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掀翻世界冠军 中国女排“绝地反击”诠释体育精神

2016-08-20 03:10:10  新京报(北京)    参与评论()人

社论

中国女排每一场的绝地反击,让人们在感受体育之美的同时,也见识到了内蕴无畏、大勇、担当的体育精神。

女排姑娘互相拥抱庆祝

女排姑娘互相拥抱庆祝

里约奥运会进入下半程,中国女排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看点担当”:就在8月18日晚,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女排半决赛中以3:1克敌,时隔12年再度闯入奥运会决赛。这让无数国人欢欣鼓舞。

女排的胜利来之不易。尽管距离最后的登顶还有一步之遥,但中国女排这些天的精彩表现,足以让国人为之血脉贲张,那支打不死、冲不垮、压不倒的中国女排又回来了。从稚嫩的女排大名单引发议论,到小组赛跌跌撞撞杀入淘汰赛,女排在后半段的顽强逆袭,毋庸置疑地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大的亮点。

四分之一决赛迎战巴西,面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东道主,女排姑娘们顶住压力放手一搏,一分一分、一局一局全力争取,最终力克宿敌巴西;半决赛面对小组赛曾击败过自己的荷兰队,落后、扳平、被逆转、再扳平,直至将胜利揽入怀中。这种失利时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刻仍奋力拼搏的精神,让人哭、让人笑,这才是体育精神的绝佳注解。

从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成为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以郎平为代表的女排姑娘们奋勇拼搏,在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运动员精神气质的同时,女排精神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彼时“铿锵玫瑰”们的神采飞扬,至今仍深深珍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甚至成为国人评判竞技体育的不二标尺。

这并非难以理解。一方面,女排的崛起正值中国社会走出封闭的旧体制,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社会均高度渴望与世界接轨,而女排姑娘们呈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恰好成为一道平等交流的桥梁;另一方面,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斩获的成绩也在满足了国人心理诉求的同时,很好诠释了竞技体育的精神——不以金牌为成功唯一标准,但决不放弃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不畏竞争。

时至今日,尽管中国在国际地位、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已获得长足进步,尽管体育竞技说到底仍是比赛场上的风云,但女排精神并不过时,仍是这个社会最值得珍视、最应传承的价值。竞争无处不在,拼搏难能可贵。一个人是这样,一支球队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如此。由体育衍生、波及的领域,也呈圈层状向外扩展。

况且,在和平时期,竞技体育的搏杀,也在对社会成员起着动员激励作用。这是一个国家国力、民愿、进取心的最温和呈现方式。无论风向如何转,无论潮流怎样变,拼搏进取、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不会变。

不要轻言金牌不重要,也不要事事都以游戏、消极、懈怠的心态认识比赛、看待体育。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就饱含着一代代运动员、一茬茬志士仁人的血泪奉献。剥离了举国体制,这些努力仍值得尊重。而我们反感的也是锦标主义,而不是历经艰难、戮力以求才获得的闪亮成绩。

事实上,本届奥运会开赛以来,中国代表团尽管在多项比赛中不乏精彩表现,但直到中国女排近几日横空出世、绝地反击,才让更多人在感受体育之美的同时,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这样的无畏、大勇、气质、担当,正是很多运动员乃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稀缺的精神价值。

奥运还未结束,比赛仍在继续。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中国女排已经以其不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为国人留下了悠长的历史记忆,而这灌注到社会之中,也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