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中国体育青黄不接:年龄结构成隐患 集体类需提升(1)

2016-08-18 06:50:08  广州日报(广州)    参与评论()人

特派记者孙嘉晖广州日报里约8月17日电

2016里约奥运会赛程已过大半,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冲击金牌的过程中屡遭阻击,在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上,均无法与历史最好战绩相提并论。这样的落差引来各方热议:中国竞技体育为何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

综合各方声音,无非是几种观点: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创纪录地拿到51金,但从历史上看,东道主的“余温效应”只能延续1届奥运会,再过一届就将陷入低谷,这是所谓的东道主“8年之痒”,如今中国代表团成绩下滑当属正常;二、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上遭到裁判和对手的双重挤压,没有超班实力,无以为继“老大”地位;三、中国代表团星光熠熠,包括林丹、孙杨、张继科、吴敏霞等35位奥运冠军,但不少老将缺乏冲击力,而新秀未能及时挑起大梁,导致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被上届奥运会东道主英国反超。而英国,正在享受上届东道主的“余温红利”。

年龄结构影响战力

解读:某些项目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体能或心理出现很大问题。

竞技体育就是“不进则退”的游戏,在我们讨论是否应该继续采用举国体制的时候,实际上欧美体育强国都在加大投入,强化奥运会战绩在国际形象、美誉度中的重要地位,换言之,“举国体制”已经被许多国家所仿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军团的年轻选手们首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陌生感、不适应、心理压力过大、锦标意识等诸多问题得到集中释放。当中国健儿无缘金牌,仍然可以笑对公众的时候,我们感慨中国体育正在回归体育本源,但同时也开始担忧,耗费巨资打造的奥运军团,只收获自信恐怕还不够,毕竟,奥林匹克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

审视过往历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主要夺金点集中在举重、射击、体操、羽毛球、跳水、乒乓球等几个大项,这也被称为“优势项目”。但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几个项目优势不再,射击、体操、羽毛球都出现下滑,特别是体操队一金未入,令人咋舌。

这样的下滑与这些夺金团队的年龄结构有很大关系。以羽毛球为例,上届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包揽5金,但本届奥运会原本最稳定的国羽混双和女双相继无缘决赛,女单也仅有李雪芮一人进入半决赛。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主力球员的年龄偏大。中国羽毛球队的15人阵容中有11人参加过上届奥运会。伦敦奥运会时,这批队员年龄在23岁~29岁之间,正处于竞技巅峰期,而到了里约,主力球员都大了4岁,年龄偏大导致面临更多体能和伤病的困扰,身体和精力恢复更慢。即将年满32岁的徐晨就说:“我恨不得自己再年轻几年,因为确实恢复不过来,体能也跟不上。”他的搭档马晋说,很难像4年前那样,在比赛结束后第二天马上恢复体力,并且在场上调动所有积极性。

而这次一金未得的中国体操队主要的问题与羽毛球队恰好相反,他们是过于稚嫩。在中国体操队的男女队总共10名队员中,只有男队队长张成龙一人有奥运参赛经验,其他选手全是“菜鸟”。因此,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年轻球员的稳定性成了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在心态上,这些小将们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而无金的压力也从一个选手转到另一个选手,形成恶性循环。有两个细节可以说明问题:女子自由操比赛,16岁的王妍最终只得到第五,她赛后面对电视镜头直抹眼泪,来到文字记者面前,她却站得远远的,“什么都不想说”。而在双杠比赛中,尤浩尽管亮出了场上难度分最高的动作,却“完全没想到”坐在了地上。他停了两秒才站起来,他说不是站不起来,而是“感觉丢人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