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特身体密码:
1、臂展超过2.20米测量数据显示,他第七节脊椎骨到手臂腕骨之间的距离达到了惊人的99厘米。在没有算上他两个大手掌长度的情况下,博尔特双臂展开的直线长度已接近两米。而我们所知的常识是,正常人的臂展基本与身高相同。而博尔特的情况却与这个国际通用的人体标准完全不符,因为他赤脚测量的身高只有1.94米。因此,博尔特的身高和臂展看起来才显得那么不符合“比例”。
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是,按照博尔特自己的身体比例,他的手掌长度可达20厘米,这意味着他的臂展将超过2.20米。
2、腿长超过1米
我们每次看博尔特比赛,也都会惊叹他的那两条大长腿。据测算,博尔特从腰际线到脚跟的长度达1.16米,而从两腿分叉处到脚跟的距离也达1米。正因如此,我们会感觉他跑步时每一步都迈得如此之大,同样的距离,别人要跑两步,他只用跑一步半。百米赛道,博尔特用41步即可跑完,他平均每一步的步幅都达到2.44米,最大步长达2.65米。而其他选手则可能需要45步以上才能跑完。
3、腿围达64.5厘米
要想跑得快,光腿长还不行,必须得有支撑腿部摆动的爆发力。腿部爆发力来自肌肉。通常,举重和健美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力量十分突出,而博尔特的腿部肌肉力量绝不逊色。大腿围度是考量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成年男性的标准大腿围为身高乘以0.293,这样算来博尔特的标准大腿围只有56.85厘米,但事实是他的大腿围度超过了标准近8厘米,达到了惊人的64.5厘米,这甚至已超过了一些举重运动员或者健美运动员。
别以为短跑就是闷头跑就可以,围绕着这短短时间的跑步比赛,人类这些年没少花心思下苦功。从起跑姿势、哪条腿放在前、加速的时机、步幅步频……都是要细细打磨的技术。
科学家曾尝试用数学方式解释博尔特的秘密。
根据数学模式分析,博尔特在柏林创造世界纪录9秒58时,他实现了每秒12.2米的速度,相当于27英里每小时。
科学家小组精确计算了博尔特的能量达到峰值(最大力气)发生在比赛的最后一秒内,此时的速度只有他最高速度的一半左右。
这是因为达到高速之后,空气阻力减缓了他的前进,所以他才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他们也发现博尔特肌肉产生的能量提供给运动所用的不到8%,而剩下的全部用来对抗空气阻力了。
在比较了博尔特在不同海拔和气温下的体重后,科学家们得出了他的风阻系数,即用来衡量单位面积的阻力——这个数字比普通人都要更低,也就是说会受到更少的空气动力影响。
而如果博尔特在一个空气相对稀薄些的场地比赛,其他条件不变,那理论上他会跑得更快。剑桥大学的约翰·巴尔洛教授认为,博尔特的速度部分是由于他的“非凡幅度的大跨步”,尽管他在起跑时的反应速度有点慢。
“他身上具有大量的快速抽动的肌肉纤维,可以快速给出反应,配合加速他的步伐,所以他才能跑得跟闪电一般迅速。”他还提到,如果博尔特的起跑反应速度能够再快一点,同时在一个有点顺风、海拔更高的空气阻力较小的地方比赛,那么他的纪录还会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