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南医大学子成郎平翻译 坦言郎教练自身英语很棒

2016-08-13 13:10:04  金陵晚报(南京)    参与评论()人

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翟博雅 记者 李晨)里约奥运还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赛场上的“螺丝钉”——默默服务的志愿者们,总在不经意间,令参赛人员和观众竖起大拇指。本届奥运会共招募了20%的国际志愿,其中就有南京医科大学14级学生倪蕴嘉。虽然学的是医学类专业,但倪蕴嘉凭借扎实的英语基础通过测试,成为排球馆的语言志愿者,还在新闻发布会上为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担任翻译。

南医大学子成郎平翻译 坦言郎教练自身英语很棒

过关斩将成功入选 “倒贴”当上志愿者

倪蕴嘉之前没有做大型志愿的经历,参与的都是小型活动,比如在社区发放传单,到聋哑学校看望孩子之类。2014年,听说里约在招募志愿者,他很动心:“这么大的比赛肯定是需要人手的,我去也可以说是‘响应需求’。而且,出去看看才能长见识嘛!有些东西只有来了之后亲身体验才知道它是怎样的。”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在官网上报了名。

入选为志愿者的过程很顺利,第一轮在网站上提交简历以及英语水平测试为“advanced”;第二轮的网络面试和其他几位报名者一起全英文讨论“为奥运会定什么主题?”以测试领导力、亲和力;第三轮相对比较随意,在网络上讨论去志愿的动机和意愿。经过三轮的出色表现,倪蕴嘉成功成为全球首批被录取的5万志愿者(其中4万为巴西人)中的一员,并成为一名语言类志愿者,在排球馆内工作。

此次去里约做志愿服务,来回的机票都是志愿者自己买,奥委会为志愿者提供免费的宾馆,出示志愿者相关证件可以免费乘公交……由于提前到的巴西,倪蕴嘉有几天暂住在语言类主管的家里,每晚付给主管一定的费用。所以在经济方面算是“倒贴”了一把,但是可以看那么多免费的比赛,经历那么多难忘的体验,“可以说赚回来了!”

担任语言类志愿者媒体采访郎平他翻译

作为一名语言类志愿者,倪蕴嘉主要负责赛后在记者发布会上的翻译、引导以及为来观看比赛的游客拍照等工作。志愿者实行轮班制,每人每天安排一个班,大概5-6个小时。其余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倪蕴嘉趁机玩了不少景点。

比赛日第一天,中国女排和荷兰队比赛,倪蕴嘉负责比赛结束后的记者发布会翻译工作。赛后,郎平教练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外媒的采访,倪蕴嘉则将中文译成英文。

倪蕴嘉告诉记者,其实郎平教练的英语很不错,有些时候我坐在她旁边还有一点尴尬,因为我没必要为她翻译。“一开始跟她配合还不太默契,她以为我是同声传译,讲完一句话她看了我一眼,我只能示意她继续。在郎教练讲完之后我才把她的话译出来。”

在外媒采访荷兰教练的间隙,倪蕴嘉对郎平说:“郎教练,您的英语真棒,我觉得不需要给您翻译了,哈哈!”郎平则对他会意一笑。

初中时,倪蕴嘉意识到英语的实用性和必要性,从此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上高中时,倪蕴嘉每晚必花20分钟看美国广播公司的英语新闻,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很多人觉得学不好外语是没有语言环境,但我是给自己创造英语环境。”手机、电脑、ipad全部调成英文模式,删掉了所有非英语的歌曲,看英文原著……可能正是这一系列的努力,让他有了现在的英语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