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巴西人用开幕式告诉全世界 比钱更重要的叫情怀

2016-08-07 06:10:06  京华时报(北京)    参与评论()人

历经3个小时,2016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在一片绿色之中落下帷幕。或许大多数人此前并不看好这次开幕式,但巴西人却用有限的经费向世界诠释了什么叫“简而不陋”。也正是因为没有了太多奢华,开幕式中充满温情,令人动容。

巴西人用开幕式告诉全世界 比钱更重要的叫情怀

巴西人用开幕式告诉全世界 比钱更重要的叫情怀

燃情

巴西人教你崇敬自然

“热爱”远远不足以形容巴西人对于大自然的感情,他们用一场开幕式的时间来告诉世界,什么是“崇敬”。

从数十亿年前丛林的诞生、生命的起源,到巴西人定居在这片土地并为了发展文明从而牺牲自然,再到巴西今日的城市化进程,开幕式用全息投影配合演员生动的表演,将巴西的从无到有一气呵成地诠释出来。

而在奥运五环这个部分,巴西人再次将绿色环保这一理念贯彻到极致:没有北京奥运会漫天繁星化为五环的梦幻,没有伦敦奥运会钢筋铁骨塑造五环的硬朗,而是用可移动的树木造型拼成了五环造型,以此来提醒世界——用绿色覆盖五大洲。

热情之余不忘展示性感

“热情不过巴西”,开幕式怎么可能少得了音乐和舞蹈。全球超模吉赛尔·邦辰伴着《来自依帕内玛的女孩》的歌声在现场走秀,高挑的身材、精致的脸庞,用超模来诠释“性感”再合适不过。尽管表演只有一分钟,但现场观众早已沸腾。

随后,马拉卡纳体育场变成欢乐的海洋,“让我们寻找相同,庆祝不同”,在巴西著名歌手若热·本·约林和雷吉纳·卡斯的带动下,全场观众伴随《热带国度》的歌声起舞。1500名表演者头戴不同颜色的蓬头假发,跳起了的“魅力之舞”,现场观众也在看台上“现学现卖”,将开幕式推向高潮。

代表团入场标配“三大件”

与以往奥运代表团入场只有一位礼仪人员陪伴不同的是,巴西人将活泼和色彩运用的淋漓尽致,每个代表团进场时都由一辆三轮车引领。

三轮车车头设置有代表团“名片”,车身被绿色植物包裹,三轮上的演员笑容满面;每位旗手的旁边都有一名手捧树苗的儿童;为代表团断后的则是5位身着统一颜色服装的鼓手。

中国代表团在男子花剑名将雷声的带领下,第45个进入主体育场。男运动员身穿红色外套,女运动员则身着黄色外套、搭配以花丝巾,红黄搭配,格外亮眼。

10人难民代表团感动全场

开幕式上,倒数第二个入场的是难民代表团。10名来自南苏丹和叙利亚等战乱地区的难民运动员,在旗手南苏丹难民田径运动员洛克耶恩引领下走进主会场。

一时间,全场掌声雷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各国政要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向10位英雄致敬。

也许他们难以在奥运赛场取得佳绩,但他们的出现已经是巨大的胜利,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

点火

说好要“点射”球王却爽约了

此前盛传贝利将“点射”圣火,但因球王身体原因,该方案最终搁浅。巴西马来松运动员德·利马代替贝利站上了圣火台。

在与法网冠军库尔滕、女篮选手马尔·卡里接力后,利马接过圣火,点燃了火炬。点火仪式虽然质朴却不失惊喜。随后圣火盆缓缓上升,来到一座巨型塑像前,塑像代表着万物能量之源的太阳,塑像的旋转则代表着生命的律动。

值得一提的是,最终点燃圣火的德·利马,运动成绩并不出众,但他在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克服了冲入赛道观众的干扰获得了铜牌。为了奖励他的公平竞赛精神,奥委会授予他顾拜旦奖章。

>>记者手记

现在可以谈谈情怀了

我们怎么定义开幕式的成功?或许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再去比拼“场面”和“阵势”都显得有些不理智,更何况经费只有北京奥运会1/20的里约奥运会。

于是,里约选择用最随性的方式,做最认真的表达。他们没有放弃创意,用全息投影让基督像穿上了新衣服;他们尽情展示这一国度与生俱来的热情,而并不在意是否整齐划一;他们让广场舞占领体育场,所有人都陷入狂欢。

巴西人任性而坚定,相信没什么是不可以的。

在开幕式上走秀可不可以?当然。国宝级的世界超模将生涯最后一场走秀献给自己的国家,却没要一分钱。

在开幕式上放科普教育片可不可以?当然。分秒必争的开幕式上,巴西人让全世界“目睹”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

在开幕式上播种可不可以?当然。入场运动员每人手持1颗植物种子,全部11000多颗种子将在奥运之后转化为里约的奥运之林。

巴西人不严肃?恰恰相反!他们用最“桑巴”的方式诠释着最严肃的事情。在“情怀”这个词已经有些被用俗的当下,里约却正是依仗它才得以把一场开幕式做到简单而不简陋,热情却不肤浅。为了呼吁环保,干脆任性地把绿色理念布满会场的。

钱很重要么?仪式感重要么?整齐有序重要么?巴西人用一场开幕式告诉全世界,比这些更重要的叫情怀。偶像爱国是情怀,坚持梦想是情怀,敬畏自然更是情怀。

文京华时报记者郑楠

图OSporttss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