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2016里约奥运会 > 正文

记者手记:我的马拉卡纳情节 “伤疤”却被奉为圣地

2016-08-06 18:14:32  长江日报(武汉)    参与评论()人

第一次知道马拉卡纳,还是上初一的时候。读《贝利自传》得知:球王贝利引以为豪的第1000个进球,在马拉卡纳球场上演。

记者手记:我的马拉卡纳情节


资料图

记得,当时与踢球的小伙伴们吹牛:巴西有个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场,能容纳20万观众。一小伙伴满脸惊讶地回应说:那大的球场,球员不要跑得累死呀!

过了好一会,大家回过神来:不对呀,观众席再大,球场还是标准大小呀。因为这个段子,那位小伙伴一直成为大家调侃的对象。

后来有幸混进体育记者队伍,编发稿件时常与“马拉卡纳”不期而遇,每每这时,不由想起当年那个“冷笑话”,内心中也闪过一丝渴望——到马拉卡纳看场足球赛,该多好呀!

2001 年的时候,记者前往阿根廷采访世青赛。当时途经巴西,第一次无限接近马拉卡纳,无奈行色匆匆,擦肩而过。

也是因为这个情结,这次记者初抵巴西,就玩了一把“里约大冒险”,一大早乘地铁前往马拉卡纳。从外观看去,这座历经半世纪风霜的球场谈不上惊艳。由于来得太早,截至发稿时暂未获得最核心的内场体验,记者依然对它充满敬意。

马拉卡纳是巴西足球圣地,但并不是福地。 巴西足球五捧世界杯,没有一次在此登顶。相反的是,1950年的“马拉卡纳打击”,留给巴西足球无法释怀的心灵创伤。巴西著名的人类学者达玛特曾这样评价:“这一幕就发生在数十万毫无心理准备的观众面前,发生在巴西自认为是世界大国的时期,从而让几代人都陷入了巨大的羞耻中。”

直到8年后,巴西足球在瑞典捧起了当时叫做“雷米特金杯”的世界杯。 按习惯性理解,马拉卡纳应该是桑巴足球的“伤疤”,咋就成了巴西球迷奉为的圣地呢?

巴西人思维方式的确有些不一样。比如巴西国家队传统队服为黄色,都知道选取了巴西国旗的色素。 其实,黄色在巴西象征着绝望,他们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再比如,奥运会这么大的事,说罢工就罢工,从来不讲大局。


悠闲、散漫、自得其乐是巴西人的生活态度。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缺点。好的方面说是活得潇洒,人人都玩潇洒,就不容易扎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巴西队球星云集,但整体战术意识并非世界顶级,以致越来越搞不定欧洲队,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这种凝聚力欠缺的文化背景下,66年前“马拉卡纳打击”所带来的巨大羞耻,也让巴西人找到了共同的情感焦点。由是,马拉卡纳成为巴西足球情感承载之地。那一 年,贝利10岁,他在收音机前听完了这场比赛,笑着对踢球的小伙伴们说:“我会帮巴西夺冠。 ”

人生最大的动力,除了兴趣,就是耻辱。两者兼具的马拉卡纳,成为一代代巴西球员梦起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三届世界杯冠军荣耀加身,贝利的退役告别赛也设在马拉卡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