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是中国近20年来最重要的对外方略。在这一方略指引下,中国对外忍让为主,不挑事、不当头,埋头发展,闷声发大财。但2011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都有较大的变化。中国GDP已成全球第二。美全球战略东移,“重返东亚”,强化对华“战略包围”。日、越、菲等国与中国的主权争端呈爆发式的增长。中国如何保护自己海外投资成为焦点。在这样的变局下,政界、学界开始讨论中国继续“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是否应该实行更为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

中国进入后“韬光养晦”时代?

邓小平在冷战结束之际就中国如何应对国际风云的变幻作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被概括为20字战略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简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1992年4月28日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如今,20年过去了,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已经是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也已今非昔比。中国是否该进入到一个后“韬光养晦”的时代?

“祖宗之法”该不该改?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所有大国成功崛起的战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成功者都是因为他们创造一个新战略,而且在完成崛起前,没人知道这个战略是什么,成功之后才有人给它起个名字,于是成为一个成功战略模式。只有与时俱进的战略才能使崛起成功。固守一个以往曾成功的原则、一个模式、一个战略或一种理论,最终将因不适合时代变化而崛起失败。

“韬光养晦”作为今天的中国外交方略的表达方式,显然已不适用

崔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韬光养晦”是中国过去近20年来的重要对外方略,今天是否仍然适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讲当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后来又加上“合作”。现在,我觉得还可以加一个词:博弈。世界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五年,伴随多极化发展和中国崛起,大国间竞争也在发展,中国和其他主要大国之间关系博弈的一面明显加强。中美关系中的博弈一面日益突出。而我们对新时期大国间关系中的博弈性,无论是从意识、知识、经验还是战略设计上,都是欠缺的。“韬光养晦”的提法,作为今天面对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国际形势的中国外交方略的表达方式,显然已不适用。国际上普遍使用“中国崛起”的提法,我们讲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用“韬光养晦”提法来对应是否太过勉强?其实,我们现在不得不用很多方式和复杂的语言来解释“韬光养晦”,就足以说明其面临的窘境。

美媒:中国不再韬光养晦 显现对世界军事威胁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称,中国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标志着其“韬光养晦”政策时代的终结。中国的自信在显现、军事演练被公开,而且在东海和南海等涉及国家利益的海域也表现出更强势的姿态。

网友:既然被看破了,索性就放开算了

“韬光养晦”是一种策略、韬略和谋略,是不能公开讲的。但现在“既然已被人看破了”,那就“该干嘛就干嘛”,我们不要再“韬光养晦”了,用一句歌词来说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中国仍应坚持“韬光养晦”

主张中国告别韬光养晦的人,其根据无非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但事实上,中国崛起还面临艰巨的任务与复杂的环境。无论外部世界怎么鼓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中国应该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

不能误解“韬光养晦”

有人把“韬光”简单解释为把宝剑的光芒隐藏起来;也有人错误地将其与“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相混淆。这些有害的解释往往给我们造成外交上的被动。基辛格在私下就不止一次地向我发问:“你们把剑光暂时藏在桌子底下,准备何时才向美国亮剑?”详文

韬光养晦是价值不是手段

韬光养晦是价值不是手段,是道不是术,是体不是用,是修养不是计谋,是哲学不是策略。因为所谓“强大”实际上是幻觉。在别人认为你强大的时候,你如果能够戒慎恐惧、临深履薄、韬光养晦,你可能还会强大下去。一旦你也真觉得自己“强大”了,可以出手了,可以亮剑了,你的“强大”会瞬间消失殆尽,灰飞烟灭。人世间的辩证法就是这样鲜明,这样残酷,这样神奇。详文

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思想不是“权宜之计”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中国长期的战略方针,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大方针”,而决不能认为它是可随时改变的什么“权宜之计”。详文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不矛盾

“韬光养晦”是一个策略,它必须和“有所作为”结合在一起,才能叫做战略。比如我们军事积极防御战略,不能把“积极”和“防御”两个字分开。而且,“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为我们维护国家和核心战略利益服务的,“韬光养晦”绝不等于我们要忘本。

小调查

中国是否应该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 应该坚持

  • 应该彻底抛弃

  • 在大方向上坚持、但有必要调整

留言板
已有-人参与-条评论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