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十九大代表风采 > 正文

[十九大代表风采]李云婷:连续5年除夕夜坚守岗位

2017-10-16 12:06:48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李云婷,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一个能够“读”懂空气质量的人。在她的团队努力下,北京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更加科学,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从2013年春节开始,连续5年的除夕夜她都在监测中心度过。

从“单打独斗”到区域联动

如今,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参与环保的热情,与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在全国取得一次次优异成绩,这一切都与李云婷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在李云婷看来,5年间变化最大的是本市空气质量预报,以及重污染预报、预警,已经不再是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一个单位在完成,而是由中国监测总站牵头形成京津冀区域的会商和分析。李云婷说:“5年前,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北京是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较早的城市,5年间,在国家的整体要求和公众的关注中,北京发挥经验,对全国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云婷对即将召开的十九大有很多期待,她说,“环保问题不是几年就能解决的,或者说,不是花几年时间解决完就不用再管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于十九大,我很关注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总体思路,这将对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新的污染源解析结果将公布

2014年10月,本市在全国率先公布PM2.5源解析结果,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最大来源,占31.1%;其次是燃煤、工业生产、扬尘,分别占22.4%、18.1%和14.3%;餐饮、汽车修理、畜禽养殖、建筑涂装等其他排放约占14.1%。

回忆起这次全国率先之举,李云婷说,早在2012年本市就开始了源解析研究,与PM2.5监测网络的发展同步进行,北京也因此形成了标准、规范的技术路线,在全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此后全国很多城市陆续出台源解析结果。

今年是“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从首次发布源解析结果至今也已过去3年。李云婷透露,市环保监测中心已经陆续开始更新源解析相关研究。她解释说:“这几年来,本市的污染源有一些变化,所以我们会尽快公布一个新的源解析结果来体现污染源的变化特征,这次的研究将把新技术、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源解析的研究中。”李云婷透露,与首次发布的源解析结果相比,新的源解析结果将体现污染源更精细的特征。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