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周琳:谨防上市公司年末上演“财务戏法”

2017-12-08 07:56:0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一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试图用财务技能、资产买卖、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连年盈利、扭亏摘帽等目的,来规避暂停上市或退市等规则。根治这一顽疾,需要监管部门强化与二级市场交易核查的监管联动,证券交易所应进一步发挥“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重要作用,从长远看则需要加紧构建适合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

临近年末,一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又开始蠢蠢欲动,试图用财务技能、资产买卖、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连年盈利、扭亏摘帽等目的,以此规避暂停上市或退市等规则。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2月4日,A股市场的58家*ST公司中,有25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亏损,这些“差生”中的部分公司为交出一份合格全年成绩单,正在通过向控股股东出售亏损资产、声称“获得政府补贴”等眼花缭乱的财务戏法来“扭亏为盈”,由此摘掉可能退市的“帽子”。

少数上市公司之所以年年上演突击修改利润的“财务戏法”,表面上看是为了优化财务报表,吸引投资者关注,实际上主要原因是为了保住“壳资源”,配合二级市场炒作。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公司名前加*ST(俗称戴帽),连续3年亏损,公司暂停上市,连续4年亏损公司退市。上市公司在第一年亏损后,若预期第二年仍亏损,可能通过甩卖资产、突击并购、母公司注资、政府补贴、债务重组等方法甚至虚增利润的方式,为第三年实现扭亏为盈加码。Wind资讯显示,2001年以来平均每年“戴帽”的上市公司数量为51家,“摘帽”43家,表明大多数“摘帽”上市公司最后都能成功“摘帽”,保住“壳资源”,成为“不死鸟”。

这些年,A股上的退市公司数量非常有限。在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下,上市地位的稀缺性使上市公司不愿轻易退市,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退市制度和相对不高的违法成本,为“不死鸟”提供了生长土壤。一旦用“财务戏法”完成保壳之后,后续的二级市场爆炒ST概念、摘帽扭亏概念更加容易,由此带来的买壳、卖壳、借壳上市等戏码轮番上演。而广大投资者根本看不到上市公司突击调节利润背后的猫儿腻,反以为“咸鱼真的翻身”,往往在爆炒过后被套牢或者大幅亏损。

根治上市公司年末上演“财务戏法”的顽疾,首先需要监管部门强化与二级市场交易核查的监管联动。此前,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今年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交易所将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可以期待,通过今年年末的现场检查、合规培训、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财务戏法”等违法违规现象将得到有效控制,那些涉嫌伪造财务数据并达到立案标准的上市公司,将得到应有的立案稽查。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