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6日电 题:上海自贸区放宽市场准入大门 政府甘当“店小二”
中新社记者 许婧 周乾宪
喜好追赶时尚潮流的李姓女士并未像往年一样寻找海外代购,或是托出国的亲友捎回,而是等着“足不出沪,用最快的速度体验全球最新上市的化妆品!”
李小姐购物模式的转变,得益于今年3月起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改革。
从审批转为备案,进口化妆品进入中国的通关时间从4到6个月缩短至5个工作日,一大批化妆品得以与海外同步上市。
“我们推出新品的速度快赶不上自贸区改革创新的速度了”,上海欧莱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注册及宣传事务部总监余晓告诉中新社记者,作为首批试点企业,其“非特”化妆品的准入备案,为产品的上市时间节约了至少三个月,一些彩妆的色号会在同一个季度进入中国市场。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陈端明坦言,在试点新规出台之后,“其产品在中国上市速度提升数倍,意味着销售周期拉长和成本的下降”。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教授认为,上述转变的背后,是监管模式的创新和改变,也是上海自贸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进简政放权的新突破。
事实上,“证照分离”改革一直是上海自贸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先手棋”,是深化“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起到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新设立企业4.9万户,新设企业数是前20年同一区域企业数的1.36倍,其中新设外资企业9100多户,上海近一半外资企业落户在自贸区,新设企业占比从自贸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2018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亦显示,中国“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从去年的第127位上升至今年的第93位。
“包括自贸区在内,浦东新区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已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上海自贸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站在浦东新区市民中心大厅内,用幻灯片(PPT)演示新区政府如何让办证从企业“跑路”推向数据“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