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万亿不良资产市场引多机构围猎 爆发或暗藏风险

2017-12-01 10:10:58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都对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外资其实也是上一轮周期中不良资产市场的重要投资人,而在这一轮周期中其更是加大了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投入,包括KKR、海岸基金、高盛资本、橡树资本等都不同程度参与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橡树资本在2013年与中国信达成立了合资公司,从事不良资产投资业务。橡树资本目前在大中华区的累计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

而民营资本则是这一轮周期中的“新力量”。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主席、湖岸投资首席投资官张晓琳在论坛发言时坦言,从2014年到现在,最多的买家不是外资,而是民营资本,这源于市场上有太多人民币。

前瞻 需警惕投资风险

不良资产市场已成为万人追捧的投资热点,在多个因素的助推下,不良资产包的价格也到达阶段性新高。不良资产包价格居高不下,存在泡沫已成为业内共识。

“不良资产包价格高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一周期下资产包的性质与上一周期不一样。上一轮的资产包基本上来自于国有企业,不良贷款主要是没有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而伴随着银行风控水平的提高,这一周期的资产包大部分有抵押和担保物。不良资产质量的提高必然带来了资产包价格的提升。二是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后,竞争的加剧带来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由此也进一步推升了市场的价格。”秦丽萍说,尤其是作为不良资产包的供给方,不少银行自身处置不良的动力和能力在增强,对不良资产包“惜售”,助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

赖小民表示,不良资产包平均本金折扣率由过去的三折左右快速增长到目前的四折以上,个别地区达到六折,甚至出现个别资产包本金不打折的情况。

他表示,从一级市场看,目前多数地区竞标时,都采取多轮报价的方式,有的甚至达到十几轮报价,引发资产管理公司的激烈价格战,推高了资产价格。从二级市场看,越来越多的民营及境外投资者参与进来,争相角逐不良资产市场,同时新型投资者在估值、市场判断方面缺乏专业判断,导致非理性报价,推高了资产价格。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投资者对不良资产包的预期收益率高达15%以上,远远超过了历史处置收益数据,市场呈现非理性繁荣。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