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资管新规下员工持股信托或迎“瘦身”

2017-11-24 07:16:1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从草案披露的方案来看,上述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的模式可算是业内信托公司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方式:信托公司发起设立员工持股信托计划,按照一定比例(1:1或2:1)进行优先、劣后分级;上市公司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的劣后级份额,而优先级份额则由其他资金方认购。

而使德威新材终止员工持股计划的原因,被认为是11月1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下发。

在《指导意见》第二十条关于分级产品设计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公募产品及三类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三类不得分级的私募产品分别为:开放式私募产品、投资于单一标的的私募产品(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一)、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由于投资范围主要为购买及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标的范围较窄,部分信托合同中将投资标的仅限于上市公司股票及银行存款。因此,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信托计划显然属于不得分级的私募产品之一。

某信托观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目前很多员工持股信托都是员工出资部分做劣后,再找优先资金,在监管文件落地之后,现有模式将无法继续运行。不过,这也并非意味着员工持股信托业务今后将在市场上绝迹。在杠杆功能弱化之后,部分真正想做员工激励的上市公司可能仍会选择员工持股信托,但可能彼时市场将不再呈现目前的火热态势。

信托公司观望

员工持股计划的快速发展背后,信托式员工持股计划刚刚“火了”一年有余。

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今年已有154家上市公司完成员工持股计划,涉及资金总额为294.62亿元。另外,目前尚有195家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处于“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阶段,尚未实施完成,已披露计划的合计资金规模超过400亿元。并且,员工持股计划并非“一锤子买卖”,迄今已有31家上市公司推出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11家上市公司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说,承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业务的潜力巨大,是各类金融公司“兵家必争之地”。

而2016年7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对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管计划提出了诸多要求。相比之下,信托计划的优势则更为明显——去年,几乎没有上市公司持股计划选择信托,而在今年完成员工持股计划的154家上市公司中,有50家公司选择以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的方式进行,涉及资金总额114.02亿元。另外,今年以来已有91家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获得了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批准,其中有35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以信托计划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信托在员工持股计划中约占1/3的市场份额。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