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尚有18家申请待批 基金公司股权变更年末迎高潮

2017-11-20 08:46:1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外方股东的进入和增持主要发生在盈利回报较好的基金公司,对于一些规模小、业绩差的基金公司,一旦基金公司出现连续亏损,外资股东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出。”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多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股权变更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实际经营业务,不论股权变更是否造成管理层的变动,一切仍然照常进行。

外资股东风向或变

日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宣布放宽金融企业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目前银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和合计持股比例限制分别为20%和25%。新政将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从49%提升至51%,并将在实施3年后完全取消上述限制。

评级机构穆迪认为,此举将提高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有助于国内金融企业提升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意识。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中外合资经营的基金公司共41家,占比近四成,合计管理规模达5万亿元,其中15家公司的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达到49%。从2002年第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成立开始,15年的时间里,合资机构已经悄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但多数公司外资的持股比例上限始终保持在49%。

“未来如果有机会,当然希望能够扩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海外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欧洲一家私募巨头表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并不如外资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国企背景的基金公司或者内资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基金公司,如果注册资本足够的话,外资股东要增加持股比例的可能性较小,新的外资未来即使控股基金公司,也只能选择小型基金公司展开合作”。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