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 资管业务迎穿透式监管

2017-11-20 07:36:1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每经记者 肖 乐 每经编辑 王可然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11月17日发布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关于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的内容符合预期,与年初流传的资管新规内审稿相比,明确资管产品可以嵌套一层,力度有所放松。

多层嵌套导致风险难以穿透

近年来,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断攀升。央行《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1.7万亿元。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估计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超过60万亿元。

由于投资范围、资本计提、分级杠杆等监管标准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等因素,出现了不同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多层嵌套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金融市场的开放化进程与监管方监管深度推进速度的不匹配,分业监管下穿透式监管无法真正执行的现实状况,以及投资者日益丰富的投资需求无法通过单一金融产品的有限投资范围得到满足的矛盾,都成了资管产品相互投资、相互嵌套的诱因。而规避监管、扩大实际投资范围,也是部分资管产品选择相互投资、相互嵌套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理财是各类资管业务最大的资金来源地。《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指出,银行理财拥有大量资金来源,投资范围基本局限于债权,股权投资受到一定限制,且不能做分级产品设计。在不愿放弃优质项目的情况下,一些银行理财以信托、证券、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为通道,将资金投向股权等产品。形成各种嵌套产品。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就《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中指出,资管产品多层嵌套,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复杂性,导致底层资产和风险难以穿透,也拉长了资金链条,增加资金体内循环和融资成本。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