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从拼收益到拼管理 信托破刚兑对风控要求更高

2017-11-20 07:31:1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就信托业而言,虽然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但隐性的刚性兑付一直存在。

袁吉伟表示,不仅信托,目前包括银行理财都有一些隐性的刚性兑付。一部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另外刚兑也是吸引客户的方法。

而对于此次明确打破刚兑,信托专家、经济学家孙飞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说,这对信托公司和信托行业都是利好,信托业本就没有刚性兑付的义务,只要信托公司没有违规违法,信托项目没有违规违法,没有违反信托合同,投资人就应该自负盈亏,就像买股票一样。未来的信托投资应该要跟股市投资一样,自担风险,要培育信托投资人和股票投资人一样的意识。

但孙飞也指出,不刚性兑付也不意味着信托公司可以大意、不去控制风险随便做业务,反而更要严格控制投资风险、资产管理的风险,为投资人利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保驾护航。同时要争取不出现投资失败或者最少地出现投资失败,这样信托公司才会树立好的品牌形象。另外,后续可能还会出台一些政策约束投资人的责任,进行双向约束。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对投资者的要求方面,比此前银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门槛有所提高,此次《征求意见稿》要求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

对此,孙飞表示,标准提高对于打破刚兑有一定好处,因为投资人承担风险的能力会更强。另外,对原来的资管产品包括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管理机构各有一套门槛标准,其中信托的门槛较高,现在统一起跑线,对信托是有利的,更公平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