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票据业务发展与创新的回顾思考

2017-11-15 10:06:1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

  我国票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有必要回顾終结这些年票据业务的发展。从而提出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建议。

  一、票据业务发展与创新回顾

  (一)票据业务的发展与创新阶段

  1、雏形发展阶段(1979年-1994年)。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批准部分企业签发商业承兑票据。1981年2月和11月,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和第一笔跨省市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成功办理,各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批准下逐步把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和异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列入资产业务项目,票据业务步入恢复发展阶段。

  2、规范发展阶段(1995-1999年)。一是以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为标志,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了有关票据业务的法规和制度。二是央行相继发布了《支付结算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加强了对商业汇票业务的宏观管理和制度建设。三是1998 年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三次下调贴现和再贴现利率,改进与完善了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四是1999 年人民银行下发《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改革了再贴现率与贴现率的确定方式,扩大了贴现率的浮动幅度。

  3、积极发展阶段(2000年-2009年10月)。一是票据业务走上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轨道,票据业务总量成倍增长。2009年,中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10.3万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19.3倍,贴现、转贴现发生额23.2万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91.8倍,票据贴现余额2.4万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42.5倍。二是在票据业务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和市场制度建立后,票据业务运作机制逐渐成熟,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开展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明显上升,由此促成了票据业务快速增长。三是票据市场参与主体迅速扩大,除票据业务恢复开展初期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票据业务,票据市场活跃程度明显提高。

  4、快速创新阶段(2009年11月-2016年11月)。一是央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的带来了革命性的票据产品,克服了纸质商业汇票操作风险大的缺点,改变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支付习惯和交易方式,普及率逐年提高,并随着央行224号文的推出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二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带来了“互联网+票据”理财,以金银猫“银企众盈(票据贷)”产品的上线,开创了将融资企业的票据收益权转让给广泛的理财投资人的P2B模式,并在2014年开始大幅推广,甚至部分替代了企业贴现成为全新的票据融资方式。三是随着票据对信贷规模占用的突出,以票据资管、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为代表的票据产品逐步成为主流,“票据收益权”逐步成为票据交易创新的主要关注点。四是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数字票据呼之欲出并在特定机构和场景下得到应用,并将为数字货币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应用场景试验。

1234...全文 9 下一页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