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年末规模战打响 货基难演“关键先生”

2017-11-14 11:05: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而从申请数量来看,目前尚未获批的货基申请中,广发基金共有5只,占比最多。其中最早提交材料的一只是今年7月24日,截至11月3日仍未获得批文。

奉平提到,现在通过新报货币基金冲规模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流动性新规基本上把这条路堵死了。他表示,“首先,风险准备金不足是肯定不能发货基的,这点毋庸置疑;其次,即便风险准备金充裕,目前这种状态下也不可能通过新发货基来壮大规模。因为在流动性新规的要求下,拼单这条路特别敏感,基本不能实施,就算真拼成功了投资上也会受限,收益做不上去,规模也无法做大。”

事实上,受流动性新规的影响,9月以来曾有多只货币基金发布暂停或延缓募集公告,这意味着即便获得审批资格也未尝能正常展开募集。

奉平表示,“前期不少货币基金上报是因为有很多机构定制或者在新的互联网渠道进行了一些铺设,所以就报上去了。但是新规正式发布后,在发行上遇到了困难,所以只能选择暂缓募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7、8月份之前申报的基金很多都已经慢慢获批,而近期市场对货币基金的市场需求量有所提升,不排除这部分获批的货基在年底会迎来一波发行高潮。

规模大战门槛提升

在流动性新规之下,新发货基显然已难扮演年末冲规模大战的“关键先生”,但从存量货基着手,仍是可行之道。

11月13日,华南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年底确实有通过货币基金扩大规模的计划。该人士表示,“通过存量货币基金来冲规模也是可行之道,没必要发太多新基金,在管理上会非常累。通过持续营销获得的规模增量未必会比新发基金少。”

在通过货基提升规模量这一方面,广州的一家大型公募显得较为突出。11月3日,据一位华北公募人士透露,“这家公司历年年底冲规模都比较猛,因为他们在货币基金机构业务这方面布局得很早,做得比较多,所以他们的货基里面机构占比一直非常高,但这两年稍微缓和了一些。由于他们很早就采取这种模式来冲规模,今年应该还是会有动作。”

不过,整体从受访情况来看,今年公募基金冲规模的氛围似乎不如往年浓厚。

奉平表示,“其实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已经没有冲规模的概念,就老老实实做手里的业务。一方面冲规模的难度加大了很多,另一方面,会里也不提倡这种做法,不提倡这种短期的行为,这种不提倡不止是口头上,而是从种种相关规定进行实质的限制,所以真正能大力冲规模的没几家。”

当然,积重难返,尽管受诸多限制今年规模大战氛围或不如往年,但从近期部分公司在新发基金上的积极态度、部分债券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基金公司在营销上的加大投入等等,还是能窥见公募在年末冲规模大战中发力的痕迹。

奉平认为,公募各种短期的行为在未来可能会慢慢消失,虽然肯定不会这么快,但监管层将通过增加门槛提高难度使这些行为减少。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