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IPO“高压”审核传递监管新思路

2017-11-10 07:35:5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过”或“否”?现行发审制度下,发审委员们掌握着拟上市公司的“生杀大权”,也似乎难以回避寻租者的挑衅。

“企业上市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投资者获取信息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在这一背景下,发审委员的‘权力’必须受到监督。”上海交通大学多层次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谢荣兴说。

据悉,证监会将形成较为统一的审核尺度,通过发行审核问答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审核标准,对于审核遇到的新情况问题也将及时形成新的审核标准,以限制发审委委员的自由裁量空间。

完善监管标准、明确审核尺度之外,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借助先进技术提高发审效率和公平性。

“每家申请上市的公司纸质材料或许会有一人高,但靠发审委员们的肉眼怎么看?前后勾稽关系怎么核对?”谢荣兴呼吁,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发审制度,形成“智能机器人+人工辅助审理”新机制。

在这位中国股市的“元老级”人物看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结合将使得对于IPO数据的逻辑性审查变得非常简单,包括对企业最终实际控制人的追溯、对主要股东相关信息的穿透。这不仅能大大降低IPO审核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对发审委委员和发审制度而言也是很好的保护。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