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共享单车下半场 摩拜与ofo有望合并?

2017-11-07 16:55:58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2016年年底,共享单车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赢得广泛赞誉,火速占领市场。一时间,一级市场投资火热,各路资本竞逐共享单车,掀起全国共享单车潮。即便在“资本寒冬”季,共享单车的发展依然势不可挡,先后引发阿里巴巴、腾讯、滴滴、小米、红杉、高瓴等资本大鳄相继投入数十亿美元,马化腾感叹:“共享单车来得太快了,比滴滴等都快。”

  上海海倍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爱民坦言自己喜欢关注新生事物,最初摩拜在上海投下第一批共享单车之时,他是积极的尝试者:“感觉这种出行方式十分便利,还可以锻炼身体,环保与健康兼具。”专业人士的天然敏感性让他意识到,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非常有价值,他紧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共享单车对于全球共享经济来说,都是一种全面的创新。作为一个研究互联网行业的专业人士,我更多地关注这一现象级共享经济背后的商业模式,以及这种商业模式能给其他传统行业带来的影响和可借鉴之处。”陈爱民解释,“共享单车作为中国共享经济的原创新模式,引起了我非常大的研究兴趣。”

  今年初春,陈爱民到北京出差,与好友陈龙海畅谈至深夜。“当晚我们都喝了酒,不能开车,我就建议,扔掉汽车,骑共享单车到酒店。”两人只找到一辆共享单车,于是便一个人骑、一个人跑,轮流交换着回到酒店。这一路,他们不断讨论共享单车这一现象级事件,达成了共同写作《共享单车》一书的意向。共享单车凭什么能够逆势崛起?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它的未来会怎样?它带给传统企业哪些启示?

  惨烈的淘汰赛

  时代周报: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

  陈爱民:在写作这本《共享单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就是,当你写完稿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数据就过时了,这样你就得修改一次。因为我们要给读者最新资讯、更有效的干货落地知识。

  比如上海的共享单车,今年年初是几十万辆,到6月份变成近百万辆,到8月份就有可能是150多万辆,这种变化是非常惊人的。所以书稿直至终审的最后一稿,都还在做少量的修改。行业数据一直处于快速迭变之中,这种现象也是非常特殊的。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