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三类股东清理催热“解包还原”业务

2017-11-02 08:30:57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虽然监管部门关于拟IPO新三板公司“三类股东”清理问题,尚未出台明确指导意见,但随着想要在沪深交易所IPO的新三板公司逐渐增多,机构的“解包还原”业务被不断催热。

新三板行业内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虽然需求很多,但目前“解包还原”业务比较杂,机构报价不一,过桥资金使用混乱。

机构频频来访

过去一个月,江苏地区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董秘连续接待了四拨来访的机构人士。让这位董秘印象深刻的是,在交流中,这些机构无一例外都提到,可以给新三板公司“三类股东”做“解包还原”业务。

“好像突然的,机构都开始做这个业务了,他们也跟我聊了几种解包的方案,报了价,但因为现在监管部门还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到底怎么解决才能符合IPO要求,我们心里也没底,所有就想再看看。”这位董秘对《金证券》记者说。

在上海,另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刚刚和当地一家机构达成了三类股东“解包还原”业务协议。这家公司的一位副总告诉记者,因为几位股东对IPO都比较迫切,以防万一,不得不先把“三类股东”处理掉。“很多机构来问我们,包括券商、私募和投资公司,但我们比较保守,觉得还是应该听专业人士的,所以最后选了一个券商人士牵头的机构。主要是通过过桥资金的方式,将三类股东转化成有限合伙形式。”

海通证券投行一位人士在和《金证券》记者交流时表示,之前都是新三板挂牌公司想要IPO了,在券商建议下,才想起来要处理“三类股东”,“但现在想IPO的新三板公司太多了,很多公司意识特别强,即便还没达到主板上市标准,也已经想着要清理了,很多机构嗅到了这块市场。”

仍无指导意见

所谓“三类股东”,指的是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

这需要将时间点拨回2015年。当年10月,股转系统曾公开表示,“在拟挂牌公司中,以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及其他金融计划进行持股的,可不进行股份还原或转为直接持股,但需要做好相应的信息披露工作。”这一表态,导致大量资金通过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对新三板企业进行投资。

由于当时市场对新三板预期极好,大多忽略了证监会对“三类股东”的态度。一直到新三板不断出现挂牌公司A股IPO的时候,外界才意识到证监会关于“三类股东”的态度和股转系统并不相同。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