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沪综指看大盘,辅之上证50和创业板指看结构,是我们长期习惯的一个看大盘指数组合。但今天的A股已充分融合,难分彼此,市场的结构也已发生很大变化,再以这套指数看大盘有点不适应了。
以创业板来说,过去它的“新兴”与“创业”属性不强,但至少可作为一个小市值股票指数,从规模上反映结构性的强弱变化。但今天的创业板,市值从十几亿元到一千多亿元都有,少数几个大家伙就足以影响它的运行。因此,今天的市场需要一个有新的指数组合来观照大盘以及结构变化。
最理想的组合是两正三副:总市值、中证流通观照大盘;大盘股、中证500、小盘股观照大小结构的强弱表现。
理论上,看大盘只要一个中证流通就行,但A股的扩容速度极快,单纯的股价指数无法准确反映市场供求结果。也就是说,没有新增股票,按这两年多来对股票的需求——俗话“做多的能量”,目前的平均股价应该只比2015年最高跌18.85%。
影响指数高低的,一是估值,二是供求。估值的弹性很大——A股历史上最高市盈率70倍,最低10倍,所以在一定估值范围,影响指数高低的主要是供求。不断有新增股票上市,导致相应的做多能量——对股票的需要,无法做出相应的功——转变为股价指数的上涨。这就需要在反映平均股价涨跌的中证流通后,增加一个总市值,以矫正光看股价指数产生的偏差。
三个副的:大盘股包含了200个成分股,目前最小市值是371亿元;小盘股的成分股400家,目前最大市值40亿元;中证500的成分股,市值从645亿元到58亿元。三个指数,前两个反映了规模最大股票和最小股票的涨跌情况,后一个反映了中等市值股票的涨跌情况和强弱表现。如此,从大盘到规模结构都有了。
很长时间没写大盘,有读者想了。先介绍五个指数,也是为反馈读者要求,来谈谈大盘。
2015年见顶后,连续三条月阴线都很长。用一个恰当比喻,三条长阴的最后一条构成大盘回升的沼泽地。由于这条长阴又经历2016年1月长阴的强化,因此要穿过它实属不易。两年来,大盘虽然顽强,却始终未能穿越这个区域,就反映了这一点。
前两条长阴则构成了高低两条顶部压力线。现在,总市值已穿越了沼泽地,本月最高点已到达第一条长阴收盘价和第二条长阴开盘价之间。长阴的收盘和开盘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价格,收盘代表了“供求搏杀”结果,开盘代表了一波新的进攻起点。因此,当我们看平均股价指数而感到安然,觉得还没到位时,总市值已深入了“敌军腹地”。决战滑铁卢,谁是拿破仑,谁是威灵顿、布吕歇尔?是卖出力量胜出,还是买进力量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