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作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目前在全国已呈遍地开花之势。地方政府通过各类帮扶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将农村商品通过互联网卖出去,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从理论上看似行得通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地方却因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统筹引导、电商人才稀缺等现实问题,使这一看似“丰满”的精准扶贫路径在实践中往往变得“骨感”,影响了农村精准扶贫的进度。
然而,区域优势并不明显的河南省林州市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近年来通过实施“创新服务+”,让园区电商企业专注解决农产品的市场问题,使电商企业在扶贫脱贫攻坚中“添动力”、“惠民生”、“促双创”、“转方式”作用凸显,给当地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带来新的变化和希望。
实施“创新服务+”
培育精准扶贫主力
现年57岁的岳金旺是任村镇后峪村人,55岁的爱人闫知则患有精神病,母亲李廷贵已经90岁高龄,老岳在照顾老母亲和妻子的同时,还要疲于生计。
57岁的马金有也是任村镇后峪村人,去年12月底自己做了贲门癌手术,爱人梁农香也常年有病,一家三口也是缺吃少穿,生活极度贫困。
岳金旺和马金有两家因为没有劳动力,因病致贫,生活一度陷入困难拮据的境地。目前,在任村镇党委、政府和河南明和农林牧业股份公司的对口帮扶下,两家通过实施坡地种植逐步摆脱了生活困境,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截至2017年9月,明和农林牧股份公司精准扶贫的贫困户有6户,每户每年可以增收3000元,产业基地帮扶贫困对象20户,每户每年增收1200元。”日前,王海鹏在被称为“林州硅谷”的河南林州市国家863红旗渠科技产业园办公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海鹏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老家在林州市任村镇后峪村,2015年3月25日,已经小有成就的王海鹏抱着带动老乡共同致富的理想在林州注册了河南省明和农林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咱就是和土坷垃打交道的,深知老乡耕作的不易和艰辛。”王海鹏告诉记者,他历经两年进行实地调研,把足迹留在了林州全境16个乡镇、550多个行政村、1000多个自然村落的乡间地头,充分掌握了山区乡间农户的作物产量、分布、现状等综合信息,建立了相对全面、覆盖全市的农林资源数据库。在收购过程中,他重点扶持贫困农户,给出的价格远远高于小商小贩,目的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农户,逐步通过变“输血”为“造血”式帮扶,让贫困户主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