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陈 旭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投资UC,收益高达上千倍;热片《中国合伙人》原型之一、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投资聚美优品的几十万美元,当后者在美上市后,短短4年间账面收益近3亿美元……
在投资界,一个个造富神话让投资人成为公众眼中的“点石成金者”。而在他们开豪车、进投行、办路演、赴酒会的风光背后,人们渴望关注的还不仅仅是投资人的投资动态,可能更想一睹他们的日常生活姿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分别访问了不同VC机构的高层,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私募股权投资人光鲜亮丽的工作背后,往往付出了远超常人的时间与精力,也正因为如此,高强度的压力让他们中许多人成为健身达人和运动专家;而广泛的阅读以吸取各种知识更是他们生活的必须,甚至其中不乏偏好研究“奇门遁甲之术”这样的怪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PE/VC投资人的世界去看一看。
半夜12点钟开电话会议很正常
曾纯(总部位于上海的母基金歌斐资产PE投资业务合伙人):这个行业的工作状态基本是一致公认——非常忙。这个“忙”,一方面是多数时间都花在旅途中,因为经常要出差;另一方面,有多种工作要处理,所以有很多事情需要在大脑中进行筹划。
中国确实比较大,而且发展很蓬勃,每个行业又不一样,于是大家要花很多时间看新事物新项目。我想这中间确实有很多地方要做减法,因为到最后,其实投资是一个做减法的艺术,但现在大家还沉浸在做加法的喜悦中。
大多数投资考验的不是你腿有多勤,而是你的思考深度。你要基于有限的时间,能够深度思考问题,找到那个最好的点。所以实际上它的观测时间长,开仓的时间要短。
在国外,做母基金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活状态,随着这几年母基金的商业模式慢慢变成投基金、跟投和Secondary(二手交易)结合在一起,他们也会看很多项目。我们现在穿透下来大概有3000~4000个项目,理论上讲,假设你真的要去做加法,基本上完全没有时间。在跟投这件事情上,也不是什么行业都看,而是有的放矢,看准了,精确地投你想投的项目,最终精力才不会被浩如烟海的事情淹没。
总体上,我还算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至少我还有时间阅读和思考,有时间和朋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