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放长线钓大鱼” 私募股权投资打法生变

2017-10-16 07:37:5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不论是将上市公司作为之前所投项目的退出平台,抑或借助其背后的产业资源为上市公司治病换血,退出获益都令人羡艳,这也吸引实力雄厚的私募沿着这一方向进行长期布局,但操盘上市公司对私募机构产业实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要求很高。”上述华南私募机构投资总监说。

事实上,新主到来后难促成双赢的案例并不少见。科融环境去年6月迎来新主,原控股股东杰能科技91.96%的股份转让给天津丰利。天津丰利入主后,公司2016年的净利润报亏1.3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530.54万元,但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闲置房产处置。此外,一年多来有多位高管离职,公司治理陷入混乱。天津丰利股东此前接受采访时坦言,天津丰利缺乏产业背景,没有操盘上市公司的经验,贸然接手一家上市公司确实面临很大挑战。

  产业整合能力是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股权投资将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方向转移,不论是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全链条的资本运作服务,还是直接操刀上市公司进行产业转型,都将极大考验机构产业整合能力。“特别是操盘上市平台,需要一开始就对上市公司有一个明确的长远产业规划,并且有相应产业资源和资金支持,不能拍脑袋就拿下控制权。”

上述深圳某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资本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PE的作用不仅仅是寻找、发现标的,更要帮助企业构建产业协同优势。“一方面,不论是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还是传统上市平台,并购需求都非常旺盛。上市公司有实业经验,但缺乏资本经验,私募恰恰相反,两者具有明显契合点。”该负责人说,另一方面,pre-IPO市场投资溢价明显降低,如果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找到另一个增长因素,就是并购,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投资。

“粗放式的市值管理越来越难成行,‘投资+套利’模式很难延续,蹭热点、蹭概念、击鼓传花式的并购面临巨大挑战,比如二级市场股价连续下挫、资金不看好等。现在市场上的市值管理做得越来越精细,需要机构对企业有战略判断,对企业法律结构、财务指标、证监会并购规则理解有较深研究,才能进一步寻找标的、设置交易结构。”程韬说。

上述私募机构投资总监表示,股权投资向长线发展将进一步推进私募行业洗牌转型,特别是一些产业资源较弱、整合能力较差、风险管控相对乏力的机构,将被淘汰出局。“能够留下来的私募机构,肯定有自己长期跟踪的行业,对行业前景、发展趋势、标的选择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私募机构人士表示,通过pre-IPO、“短平快”获利的打法面临巨大挑战。目前,“放长线、钓大鱼”、“一鱼多吃”的股权投资新打法特征愈发明显,深度绑定优质标的的长线投资已成趋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