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消费金融

2017-10-13 07:12:53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京东、小米、360也连续发力众筹、支付、贷款等金融板块,展现出进军金融领域的强大决心。

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各家不仅迅速地抢占牌照资源、流量资源,也注重在相关的领域与传统金融机构和相互之间展开战略合作,如:百度与中信银行成立百信银行,腾讯与阿里、平安联合成立了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告诉记者,当前,围绕消费金融业务产业链的获客、资金、风控、贷后、催收等核心环节,均有比较成熟的机构可以提供支持,对于手握庞大客群和流量的互联网巨头而言,进军消费金融更是没有门槛。此外,中国仍处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之中,从长期来看,消费金融业务仍然处于蓝海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这两大原因,互联网公司普遍把消费金融业务视作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入口。

互联网公司天生具有流量和数据优势。在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看来,特别是电商系企业,最大优势来自于消费场景和对于数据的掌控,比如能通过电商平台掌握用户的购买行为、支付信息等数据,并以此对用户的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等进行综合判断,完善用户画像,建立风控模型。加之目前在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支出双双提升的情况下,对于消费升级的需求持续上涨,消费金融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模式,未来市场潜力非常大,互联网公司借助自身先天优势投入其中,水到渠成。

前景仍有想象空间

目前来看,做互联网金融的机构背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互联网背景的,一是金融背景的。对于二者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各有什么优劣势,薛洪言表示,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于牌照、资金、场景三点,具有金融背景的机构在牌照和资金上有优势,互联网公司则在场景上领先。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只要解决了牌照问题,依托优质的场景,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普遍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金融公司而言,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称,金融机构发展业务比较稳健,通常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时更加注重利用金融科技去开展创新,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方法,把过去一些不能服务和覆盖的人群服务到,用科技手段填补金融空白市场。在市场开拓与营销方面,金融机构一般比较保守稳健,获客、业务推广等速度不如互联网公司激进。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