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各地农商行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引导金融活水流入“三农”“科创”“新兴行业”,回归金融本源。
做好支农本职
季怀忠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孙祖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冬暖式大棚里,一排排粗壮的西红柿秧上挂满了青色的西红柿。“大棚共有一亩2分地,2015年农商行给我无息贷款5万元,政府补助7万元,自筹了2万元,建了这个棚子。”季怀忠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一个大棚每年直接收益约10万元,已脱贫的他准备扩大规模再建两个大棚。像季怀忠这样的贫困户,山东临沂农商行共帮扶了3.7万户。山东省沂南农商行董事长李永森对记者说:“以前扶助的贫困户如今变成了我们农商行的优质客户。给农户贷款,我们非常放心。实践发现,农户个人是最讲信用的群体。”沂南农商行专门针对不同农户的需求,推出“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和“富民发展贷”等特色贷款产品。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王献玲表示:“山东省联社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牢牢把握支持‘三农’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宗旨,不断提升支农惠农能力。”截至2017年6月末,山东省农商银行系统各项贷款余额10195亿元,涉农贷款达7072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增加额连续11年在全省金融机构排名第一。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农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足1%,但上海农商银行在涉农信贷资源投入方面却一直不遗余力。据上海银监局介绍,该行在上海市首推涉农专项资金“循环贷”业务,满足涉农企业农忙与农闲不同时期的个性化融资需求。涉农企业在农闲时期,可以通过“随借随还”,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时间,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涉农企业农忙时期存在临时资金周转压力时,可在授信额度内随时支用贷款,减少了另行审批的环节。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农商行已实现涉农贷款规模627.8亿元,是上海市涉农贷款占比最高、市场份额最多的商业银行。
扶助新兴产业
为了给科创企业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2009年上海农商银行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成为上海市首家在总行层面设立科技专营机构的商业银行。2012年7月份,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了上海首家科技专营机构——上海农商银行张江科技支行。近5年来,上海农商银行科技企业各项存贷款规模总数已超过100亿元,累计已为7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300余家科技型及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授信3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