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李铁:城市政府对共享经济的创新应更包容

2017-09-28 13:52:50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2017年9月22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出席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就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创新作主旨演讲,以下为根据录音整理的发言稿:

二、启示:政府与市场  这次革命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呢?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过去我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一些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常常引用城市政府的公共租赁自行车为案例。但是走在大街上,我看到这些共享自行车只能锁在定点桩位上,我觉得它的应用效果并不方便,因为它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一些城市在办理公共租赁自行车手续的时候,仍然要求居民提供身份证、甚至要求具有本市户籍等,还要有各种限制性因素。而今天由市场和企业提供的共享自行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既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方便问题,又不用担心自行车的丢失,而且也实现了所有城市人口的方便使用,没有身份界限。可见,市场会提供充足的资源,让城市在智慧领域中发挥巨大的变化,智慧城市和共享经济的结合也是科技创新革命带来的结果。  我们应该进一步反思:这个过程中政府该承担什么角色呢?最近几年我经常参加一些智慧城市论坛和大数据论坛。我发现大家都普遍感觉到面对政府的需求较多,面对老百姓和城市居民的需求较少。很多企业热衷于参加政府招投标的智慧城市和大数据项目,去竞争政府有限的资源。而许多城市政府也纷纷号召建立各级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云中心。可是这些智慧城市的项目全部是由政府买单,仅仅从政府的角度提供服务,会不会提高政府效率和智慧城市研发的效率呢?我想效率的提高肯定是有限的。因为政府面临着部门协调的问题,面临着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问题,对于能否满足一系列社会需求的问题,政府由于功能所限或者是没有利益驱动,往往行动严重滞后。如果政府的利益机制驱动,仅仅是将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作为政绩工程来提倡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满足上级领导的参观和视察的时候,那么,一系列新的创新资源会被消耗甚至沉淀,许多投入的资源将会变成浪费。此外,还有很多企业也热衷于政府项目,致力于满足政府的政绩需求。我这里举两个例子,有家公司因为世博会中国馆的成功,热衷于为很多地方政府制作3D演示系统。我曾经去过这个公司考察,大量的3D制作,虽然看起来科技水平很高,但都是虚拟景观,看不上并不真实。也确实有些城市的领导喜欢这些新鲜的成果展示,花大钱投资购买了这些演示系统,不过这些演示系统现在肯定过时了,直接影响到这些公司的市场。因为政府花几千万,仅仅做给领导观看的3D展示产品,不会有市场基础,还会大大耗费政府财政。当然这个公司最近开始调整了战略,开始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另一个公司是在北京做人工智能和VR的,公司人员介绍说他们已经给全国17个特色小镇做旅游参观导游演示计划,并且将此导游演示系统放在特色小镇里。试想,人到了特色小镇里能看见实景,还需要参观这种人工的导游演示系统吗?可见第二家公司犯了第一家公司曾经犯过的错误,削尖脑袋去竞争有限的政府资源,而且只是为了满足政府的政绩效应。前几年,有大量的公司都在竞争政府有限的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云中心资源,这种竞争极为激烈。  可是现在政府也面临一系列改变。十八大以来,政府工作目标发生了变化,政绩观也不再满足于给上级领导参观,财政体制也正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约束,财政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债务压力。我们如果再把很多有发展潜力的创新资源集中投入到政府,那么恐怕在竞争过程中我们会失去继续发展的大好机会。所以如何恰当地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面向社会资源,使智慧城市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方便对城市居民的服务,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也是企业未来发展最好的出路。  那么怎样运用社会资源?现在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和科技产品,到底是给政府提供的,还是给社会大众提供的?实践证明我们智能手机中绝大多数APP都是和市场建立联系的,都是方便每一个居民应用的。而政府项目由于改革减少了政府审批程序,影响到和政府建立联系的APP也必将大大压缩。所以面对社会、面对市场、面对公众服务、面对城市居民每天发生的事件,去实现我们的家庭智能、社区智慧以及城市智慧的创新,才很可能在市场中占有优势的竞争地位。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将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这些年研究城市问题的时候,经常发生城市政府管理观念的变化,这种观念变化更多缘于对上级领导的关注,因此在城市治理中更注重于视觉效果。所以,共享经济出现的同时就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举例来说,当网约车出现在碎片化的智慧城市中时,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和原有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发生冲突,第二个挑战就是和本市居民就业发生冲突。虽然网约车发展很迅速,但是一些城市却严格限制网约车司机的户籍身份,当然直接影响到网约车数量的供给。另外,共享单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近我们看到有十多家城市已经叫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还有很多城市提出暂不引进共享单车,因为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影响到了城市视觉效果。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既有利,又有弊的,而我认为“利大于弊”。当前的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弊”,怎样解决政府的认知?究竟是把“担心脏乱差会影响城市形象”放在第一位,还是把“满足城市居民的方便”放在第一位?我个人认为,如果把满足居民的生活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问题可以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化解、通过政府PPP购买服务等办法逐步得到解决。但是一些政府官员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因为可能出现的小“弊”选择排斥、限制和约束了新生事物的大“利”。其实只要将新事物交给市场,政府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解决问题。政府既可以给企业提出一些新要求,也可以通过PPP购买服务,还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创新来解决问题。这种创新一旦满足了社会需求,满足了每个老百姓的需求,跟上了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变化步伐,就一定会推动新的技术革命,进而激发生活方式的变革。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增加城市政府对智慧城市、共享经济、互联网变革等新事物的包容性,在当前至关重要。  我想,很多城市政府在参加智慧城市展览的时候,能不能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我们展台上所宣传展示的内容是给领导看的,还是给老百姓、给社会大众看的,还是能创造更多市场机会?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智慧城市是好事物,代表着中国城市化的未来,但是我们要认真的分析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总书记讲话提出了,要解决便民服务的问题,说明要方便社会、方便每个老百姓。如果我们把“便民服务”这个目标作为我们创新、研发、推进智慧城市的宗旨,我们就会尊重市场规律,智慧城市所带来的创新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大家。

   (李铁、徐勤贤)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