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行业运行平稳,经营稳中趋好,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3.2%,流动性覆盖率124.4%,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172.3%,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呈现企稳趋势,资产质量改善持续可期,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我们欣喜的看到,近年来银行业围绕“质量效率”、“创新驱动”等经济转型主题词,“集约化、综合化、小微金融、绿色银行、智慧银行”等转型模式已呈现出不少亮点,而这背后正是银行业积极适应转型发展要求,培养、锻造风险经营能力,“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不懈努力。
一是苦练风险管理内功,走集约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快实施应用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基于风险的限额管理、资金及产品定价、绩效管理,制定基于风险考量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和资源配置政策,围绕价值增长和股东回报提升,进一步推动“强管理、重风险、增效益”的集约式、内涵型发展新模式。
二是创新风险管理技术,服务小微企业社区居民。围绕零售客户的特点,变更传统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客户的风险评级方法,大力实施量化、系统化经营,探索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风险经营模式。通过核心行业、区域及企业的风险判别,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暴露程度;在内部账户、行为数据基础上,持续补充征信、工商、税收、缴费、消费、支付等多种外部数据,优化评分及自动化审批策略,探索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采取交叉验证、欺诈筛查、监测资金用途及还款来源变动,防范业务欺诈。
三是整合风险管理功能,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围绕国家区域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结合大型客户综合金融需求,整合信用、市场、流动性、操作、国别、声誉风险等多种风险管理能力,结合产品的风险特点,建立专门的业务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评估模型,做好信贷非信贷、表内表外、境内境外等多元金融服务。坚持对并表附属机构实行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传导一致的风险理念,降低交易成本及交易风险。
四是更新风险管理理念,构建互信共赢伙伴关系。着力建设开放共享平台,深入实施数据治理,整合交易、资金、客户、物流等信息,建立更全面、更完整的风险模型,制定与业务目标相适应的策略;将关键风险及控制要求标准化、单元化,并内嵌于产品流程,支持客户需求导向的银行内部作业快速响应组合,增强产品适应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全面了解客户,帮助客户“防风险”,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持续提升风险经营能力,不仅是对银行经营本质的回归,更是守住风险底线、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必然选择。未来银行业将持续遵循金融风险基本规律,深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加快风险管理技术更新换代,持续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做出贡献。(作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杨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