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债市利空积聚 保险机构持债意愿整体下降

2017-09-22 07:37:3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总体而言,在金融防风险大环境短期难变,基础货币投放依靠OMO、MLF等公开市场操作渠道,银行体系钱少、钱短、钱贵状况不改的背景下,债市新增配置力量来自于哪里的老问题仍会困扰市场,“理财-委外”链条很难再有大的扩张,银行表内在负债端压力下有限资源仍会向信贷甚至地方债倾斜。我们认为,除非基本面因素发生变化,否则追涨不会是更好的选择。目前袭扰债市的核心利空因素尚未改变,投资者应警惕监管政策年内出现“堰塞湖”式的落地,这或将对债券市场形成新的冲击。

展望后续,具体到债市的投资方面,在曲线修复压力以及债市利空因素共同作用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率将逐步上行。对于利率产品,券商普遍建议切忌在“鸡肋”行情中激进操作,等待新的超预期因素出现,或者存量逻辑的进一步发酵应是更稳妥的选择。

再就信用产品来看,目前信用债发行人资质分化加剧。尤以产业债为例,受环保督查和供给侧改革出清影响,高等级资质的上游强周期龙头企业盈利改善较好,而民营发行人的资质分化仍在加剧。城投债方面,分化逻辑同样在不同地理区域和业务领域的城投企业身上继续上演,这是“政策规范力度加强”与“城市基建投资收缩”双重压力下的必然结果。毫无疑问,随着城投公司政府融资职能的剥离、去政府化进程的加快,该类举债主体的市场化转型压力正不断增大。

综上考量,券商普遍建议投资者继续维持“高评级、短久期”的选债策略。产业债中,推荐受供给侧改革支持,高等级资质的强周期企业,另可适当选取产能过剩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城投债方面,建议规避外部支持属性较弱的区域低层级城投平台,优先选择经济财政状况较好地区的次龙头平台,以及区域内经济财政状况稍弱但具备唯一性,职能难以被取代的核心龙头平台。

我们认为,现阶段对于城投债发行主体资质的判断,需要在地方财力分析的基础上更多关注企业自身的要素分析,单纯依赖政府兜底的主观预期无差别买债已经成为过去式。简单总结,就是要进一步聚焦发债企业的“职能重要性”、“经营持续及稳定性”以及“投融资行为的合理、合规性”,精耕细作谨防踩雷。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