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民间固投“四连增”后闯关40万亿元

2017-09-22 07:07:0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刘向东表示,今年前7个月,民间投资增速仍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意味着民间投资复苏的动力还不够强,其中可能存在营商环境有待优化改善。

  “制造业民间投资总量大、占比高、增速低,是影响民间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今年8月18日,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阶段,造成民间投资低位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融资难、融资贵等长期存在的老矛盾,也有政策协调性不够影响投资等新问题;既有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外部原因,也有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正在不断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165项重大工程;对已经建成运营且效益较好的存量基础设施项目,通过PPP方式向社会资本转让项目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转让收益政府再用于精准补短板项目。

  孟玮透露,下一步,一方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出台细化政策措施,改善企业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创新推广PPP模式,推动地方利用多种PPP操作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完善价格收费标准政策,在相关领域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吸引民间投资参与。

  “今年以来中央屡次强调要优化内外资营商环境,确保公平、透明、可预期,今后要围绕营商环境建设作文章,由此预计‘十三五’时期随着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民营投资还会进一步被释放,尤其是新的政策逐步实施到位,民间投资还会迈上新台阶。”刘向东表示。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