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飞天联合CEO段世平:空中上网大规模使用已有技术基础

2017-09-21 07:07:1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NBD:卫星的频段资源是有限的,目前的Ka频段资源可以满足需求吗?

段世平:中国上空现在最大的Ka卫星容量就是中星16号,而中国上空Ka卫星容量2019年会到30多个G,初步满足3年内中国大规模机队安装(约4000~4500架飞机,假定装机率达到30%,每架假定50M,并发50%)上网使用了,在中国未来5年内的规划中还有更多超过100G的高通量Ka卫星,逐步满足5~15年的带宽需求,已足够供给中国区域内的所有民航的需求。

成本上,高通量Ka和高通量Ku的发射成本相近。假设高通量Ku花2亿美元发一颗,高通量Ka大容量也就花4亿~6亿美元,成本增加1~2倍,但是带宽容量增大数十倍到上百倍,获得高得多的带宽性价比。我们认为只有到了高通量Ka阶段才能带来机上互联网产业的革命或者说产业的爆发期。

改装成本为整机价1%左右

NBD:我们根据春秋航空2015年非公开发行A股募资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数据计算得出,一架飞机的机载WiFi系统改装费用超过750万元,其中包括软件开发及维护和市场推广费用。请问机载WiFi系统的市场价是多少?会否成为航企布局机上WiFi的成本障碍?

段世平:一套机载WiFi系统市场价大概在300万~400万元,这只是硬件,然后还有改装的工程费用、适航取证、软件平台、运维、技术支持的费用平摊,初期投入的成本,700万~800万元不算高。

航空公司是大宗飞机资产运输服务经营,现金流比较好。一方面,机载WiFi能够大幅度提升机上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已经成为绝大部分航空公司战略转型或者战略升级的抓手;另一方面,窄体飞机的目录价格大约在3亿~5亿元,航企花300万~400万元采购机载WiFi设备,是整个飞机成本的1%左右,从给航空公司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来看,这个投入是值得的。

NBD:目前很多航企还未考虑好究竟如何商业化运营机载WiFi服务,您认为未来可能会大规模推行哪种商业模式?

段世平:美国的机载WiFi覆盖率较高,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收费的,将机载WiFi作为一个利润点,每小时向乘客收费5~10美金,这是目前应用得比较普遍的;另一种是对乘客完全免费,其中有的把机载WiFi服务当做提升服务、吸引乘客乘坐的一个手段;也有“第三方埋单”的,例如跟亚马逊或一些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把机上门户或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公司接手并负担成本,这个模式是我认为最有希望快速撬动市场的。而这种模式背后就是高通量Ka卫星的高性价比和大带宽服务能力,因为带宽足够便宜也足够多。

相关报道:

    关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