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为何频落这里?——河北沧州高效承接京津产业疏解观察

2017-09-17 15:31:3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北京现代从开工到量产用时18个月,这种高效率保持至今,其背后是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据介绍,仅今年以来,市本级就自行取消和下放行政权力359项,其中企业登记审批事项由226项减少为37项,减幅达84%。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近4万家,增长25%。

“一个政策、一个流程、一名办事员的一言一行,就可能促成一个项目,也可能逼走一家企业。”沧州协同办副主任兰丕禄说,全市努力打造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效最显著的政策洼地和投资热土。为切实给医药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沧州专门引进70名理念新、懂专业的招商人才,使沟通更顺畅。

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不可或缺。沧州与北京政府层面多次对接,企业间也频频洽谈,拿出十足诚意。如明珠商贸城不仅给北京商户优厚条件,同时配建公寓和小学等。两年来,明珠商贸城负责人于桂亭自己接待从北京来考察的商户超过3万人次。“不仅要让‘闺女’嫁过来,还要让‘闺女’嫁得好。”

  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 用创新驱动突破重重壁垒

加快京津产业疏解和承接,行政和政策壁垒是“拦路虎”。沧州常务副市长袁志刚说,要解决要素市场对接协同问题,就必须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在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前,一条笔直的马路改名为“北京大道”。而更具突破意义的是另一条“路”——异地监管。据了解,化学原料药制造将在今年底前全部迁出北京。渤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国栋说,按以往规定,北京药企到河北跨省建厂,审批周期至少两年半,改革行政审批成当务之急。

为此,京冀携手共创“共建共管共享”管理模式,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入驻的北京药企依然保留“北京身份”,加快了北京医药产业的疏解转移。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段贤柱说,选择沧州,不仅是因为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北京药”身份的保留,“这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沧州与天津的互动也日益频繁。共同组建的津冀渤海港口投资公司,变竞争为竞合,实现港口资源的整合优化。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同天津东丽区政府签订共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园区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其建设为天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园区。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加快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沧州市今年以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了227项改革,制定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39个文件,同时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追责问责107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