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业绩持续“双降”,不良率高居上市银行榜首 江阴银行为何成业绩最差上市银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照普 江苏报道
责编:陈惟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6期)
8月28日晚,江阴银行(002807.SZ)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继该行2016年年报、2017年一季度业绩报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连续第三次同比“双降”。
在A股9月份迎来3500亿元解禁洪峰的背景下,江阴银行9月1日公告称,“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508847845股,占本行总股本的28.7915%,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17年9月4日”。江阴银行随后迎来了抛售套现潮,9月4日,江阴银行股价开盘暴跌9.3%,截至收盘仍下跌7.31%,报收于11.16元,共成交9.52亿元,换手率达11.90%。
江阴银行在去年上市前就问题不断,上市后被各路资金爆炒,曾在一年内17次冲击涨停板、5次跌停板,成了龙虎榜上的常客。如果以去年9月2日上市时4.64元的发行价计算,今年4月28日,江阴银行被炒到24.01元的最高价,上涨幅度超过417%,而后其股价经历下滑,至9月4日,股价为11.16元。
39家上市银行中业绩最差?
江阴银行,全称为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开启IPO之路后,历经8年坎坷终上市。在IPO期间,江阴银行遭遇诉讼官司不断、多笔巨额贷款无法收回、与股东矛盾纠纷不断等问题,在经过两次方案调整、6次股东会审议延迟和20余份法律意见书加以完善后,终于在2016年9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江阴银行在上市前问题不断,上市后也并未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实现业绩好转。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询其招股说明书、2016年年报、2017年一季报、2017年半年报发现,其营收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上市前后经历“三连降”(同比)。
江阴银行净利润下滑并非始于2016年,早在上市之前的2013年、2014和2015年,其净利润就从9.997亿元一路下降到8.18亿元、8.14亿元。2016年上市后,江阴银行的净利润继续下降,降至7.78亿元。
与江阴银行低迷业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处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其他4家上市农商行半年报成绩亮眼。常熟银行(601128.SH),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领跑苏南地区五大上市农商行,达5.71亿,同比增长8.16%,无锡银行(600908.SH)、吴江银行(603323.SH)和张家港行(002839.SZ),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的增速也分别达到10.41%、11.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