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商事制度改革大事记

2017-09-11 09:12:4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五年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2月28日,十八届二中全会决定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活动监督管理。

10月25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确立了商事制度改革总体设计。

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审议修改了《公司法》,明确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为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

2014年2月19日,国务院决定修改《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8部行政法规、废止2部行政法规,确保改革依法推进。

3月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启动,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改革主要体现为“放管服”三个方面。

在放宽市场准入上:

一是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从2014年3月到2017年8月,国家工商总局先后出台了注册资本改革、企业住所改革、企业名称改革、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有效降低了创业创新的制度性成本。

二是实施证照合一改革。2015年10月1日,全国范围实施了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2016年10月1日,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又实施了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12月1日,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两证整合”。

2017年10月1日,全国范围内将实施“多证合一”改革。

三是推行“先照后证”改革。2014年1月以来,已将全部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先后分四批改为后置或取消。

四是完善企业退出机制。2017年3月1日,全国范围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推动市场准入和退出全程便利化。

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