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走向成年
三大梯队3.2万家企业入列
■本报记者 左永刚
“目前公司旗下有5个分厂、1个分公司、8个国外子公司,年出口香菇棒3000万个,年产香菇1500万斤、年产杏鲍菇1200万斤……公司自2000年11月成立以来,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实现了国内和国外两条腿走路的市场格局。凭借独创的‘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公司在国际菌菇市场闯出了一片蓝海。”日前,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河生物”)总经理苏建昌如数家珍地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发展成就。
苏建昌回忆说:“公司能发展到现在在业内占据一定位置,曾经历艰难困苦,如缺少资金等,还是资本市场给予了公司成长的动力。”
七河生物的成长,得益于5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并逐渐走向成熟。今年7月份,一位监管层人士在一次政策解读会上抛出这样一个观点:“时不我待,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迈入‘成年’了。”
的确,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基本完备,并夯实了步入“成年”的基础。
资本市场多层次特征得到强化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大幅扩容,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及重要部署。
2013年以来,一系列重要文件均对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规划和目标。如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4年5月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受访监管层人士及券商、上市和挂牌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普遍认为,这些重要文件明确了资本市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受益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容,实体经济也获得了充足的资本给养。
截至9月8日,包括主板(1815家)、中小板(878家)、创业板(677家)在内的第一梯队,实现大幅扩容,上市企业数量达到3370家;第二梯队的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已经飙升至11573家;第三梯队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也趋于规范,目前全国已设立4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达到1.7万家。综合来看,共计约3.2万家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