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沪港深38家上市中资行净利大比拼 有哪些成效归因?

2017-09-11 07:27:3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虽然“营改增”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的营收,但另一方面更加降低了部分银行的税收负担,因此对一部分银行来说有助于提升净利润。《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发现,25家A股上市银行的税金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减少了七八成之多。税金降幅最大的是兴业银行,高达87%,较去年同期减少42亿元,降幅最小的中国银行也有68%。而净利增速第一的广州农商行将原“营业税金及附加”改为“税金及附加”后,上半年该科目的税费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逾80%至0.8亿元,对净利润的正增长也做出了正面贡献。

城商行和大行各倚资源

不过相较“营改增”的行业性原因,上市银行在新常态下的经营策略的改善更被业界看重。

中信建投的一份银行业研究报告指出,规模增长是城商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但2017年以来,受MPA(宏观审慎评估)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制约,城商行规模增长受到限制。加之分支机构开设的地域限制,城商行无法像国有行和股份行那样大规模扩张贷款,所以为了突破劣势,城商行的规模增量有相当大的资产配置给了投资,整个子行业投资比重达到42%以上,而贷款占比在36%以下。具体来看,除北京银行以外,剩余银行投资类配置均在45%以上,大部分在50%以上。中信建投指出,投资类资产配置的兴盛是城商行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净利润千亿级的大行中,建设银行净利同比增速最高,上半年合并报表净利润1390亿元,同比增长3.8%。随着央行连续降息的影响基本释放完毕,该行在上半年生息资产规模增长的带动下,利息净收入恢复正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去年同期正增长。而得益于多年来大型客户和政府资源的积累,建行近年来在理财、托管和零售等业务上发展较快。

据记者了解,建设银行目前相对突出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占公司境内公司类贷款和垫款比例近51%的基础设施贷款;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个人贷款,其按揭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依旧保持市场第一,二者均保持了较低的不良率和较高的资产质量,其中基础设施的不良率为0.39%,按揭贷款的不良率为0.28%。

而持续拓宽和深耕零售金融的招商银行在坚持轻型银行战略目标和一体两翼战略定位下,盈利增长提速,不仅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9%和19.11%,同比分别提高0.01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自2012年以来首次同比回升。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