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区块链这种新技术的社会化,防范风险和促进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一对天然矛盾体,如何既避免投鼠忌器,又避免因噎废食,需要制定更为细化的监管方案。
9月4日下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叫停包括ICO在内的“代币发行融资”。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上述公告称,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监管层叫停ICO的初衷明确。对多数投资者来说,该类融资项目辨识风险的难度较高,市场爆炒带来的财富效应、“挂羊头卖狗肉”的融资陷阱,则进一步加剧着市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监管如果仅着眼于提示风险,效果微乎其微,市场本身极不规范,甚至可能使整个市场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状况。
引导数字货币合规发展,宜早不宜迟。监管一方面为了去伪存真,制止巧立名目的诈骗等非法乱象。每一次金融市场出现新的风口,在暴利的驱逐下,早期都会涌现出借势进行传销、非法集资活动的现象,这些活动往往蔓延速度迅猛,令监管者猝不及防。
目前,很多投资者只看到了市场上的财富效应,却没有掌握开源、去中心化等区分数字货币真伪的标准,甚至不乏有些投资者根本不屑于掌握这些知识,不在乎数字货币的真伪,而是抱着赚一把就走的心理,过去的金融乱象也说明,不法之徒恰恰非常善于利用投资者的这种心理。
另一方面,种类繁多的数字货币尚处在大浪淘沙阶段,即便是真实的数字货币,真实性也并不能保证其价值。根据金融监管部门对700余种虚拟货币的监控,今年上半年,超过一半的虚拟货币的价格上涨了10倍以上。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虚拟货币已多达千种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增多,未来真正能够存活,并且有巨大升值潜力的币种,可能不会超过5种。更何况,在名副其实的ICO项目中,也不乏有些项目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炒作圈钱,显然,这个市场远比股市投资风险更大,并不适合不具有虚拟货币理解能力和投资专业素养的人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