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是企业破产法实施10周年的日子。随着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以及探索破产审判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推动,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数量有所上升。但相较每年被注销、吊销的企业以及大量名存实亡的企业,通过破产程序退出市场的企业并不多。
今年公司到底要不要减产或停产 ?
这是如今摆在张庆杰和其同事面前的最大问题。
张庆杰是辽宁省某国企地方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如果公司今年全面停产,亏损将高达上亿元;部分停产,亏损面相对较少;仍维持生产,亏损面将相对更小。
“2016年年底已经向总公司提出停产减产方案,坚持不下去了。”长叹一声后,在这家企业工作了13年的张庆杰说。
这家不愿具名的企业只是辽宁省830户“僵尸企业”之一。6月1日,企业破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来自最高法院的数据显示,法律实施之后,每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数量都很少。
其中,“僵尸企业”的处置依然是法院审判工作中的难题。
形成 : 三座大山拖成 “ 僵尸企业 ”
张庆杰所在的公司位于辽宁省某地级市,主要生产钢板、钢管等建材,现有企业职工3000余人。“产能过剩、处在行业低端转型升级难、历史包袱沉重三座大山,硬生生把公司拖成了只能靠政府或银行‘输血’才能维持的僵尸企业。”张庆杰说。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从这一年起,该行业产品价格逐年下滑。“产品滞销堆满了三大车间,再低的价格我们也想卖出去,因为有3000名职工及家属近1万人要吃饭。”张庆杰说,“可是,现在产能过剩,处在行业低端,生产出的东西没人要啊。”
产品转型升级难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流失严重,新项目推出有困难。只有新项目有了发展,才敢拆除旧设备,所以转型升级一拖再拖。
辽宁“钢都”“煤都”“油城”多,计划经济时期,一些企业出于保障职工福利、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组建了大量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厂办医院、厂办学校等机构。张庆杰所在的企业现在还要保障一部分居民的供暖、供电,此外,还有一处职教中心和一处医疗机构,每年的补贴资金超过3000万元。这些负担对面临困难形势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